马上注册,加入阳逻在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图文:余前
从阳逻大街拐进一条小路,穿过一大块拆迁平整过的土地,翻过叫作武矶山的小小山头,来到长江岸边,呈现在眼前的大片高高的红砂崖,砂崖下是昼夜奔流、辽阔浩荡的长江,江水在此从东南转向东北,形成一个大拐角,叫武矶头。我们要找的摩崖石刻就在这片红砂崖上。
残存的“苍”和消失的“淮甸上游”
我们一直听说这里的崖壁上存一个“上”字。从武矶山北面下到南面的江边,江天浩荡,江水轻拍江岸,大船驶过激起层层波浪,脚下是江水打磨成各种形状的红砂岩怪石,背后是印着各种水痕的高高的红砂崖……难怪圣人江边会喟然叹曰:逝者如斯夫!
远处对岸是化工新城,已竖起成片厂房和烟囱,紧邻是阳逻新港,大型行车在起吊集装箱,大货船尾巴写着“沪新335号”。
有人指着崖上某处让我们从树枝间看,有没有几个影影绰绰的字迹?看不出来。拐过一个小弯,传说中的“上”字出现在山崖,细细看去,“上”上头还有两根“草头”,应该是“苍”。前后还有什么字?努力想从风化的石头纹理上幻化出某些笔划,不成,就一个斗大的字,“苍”,苍劲,苍茫,苍老,非常有力,也非常无力。没有记载,没有传说,从时间深处走来,不知将如何走向时间深处……
史料记载,宋末湖广儒学提举龙仁夫,拒元不仕卜居阳逻时,曾刻石“淮甸上游”四大字于武矶头石壁,字体隶书,每字1米见方,笔力雄浑,气韵生动。清朝时秦乐天写过《舟过阳逻石壁观龙仁夫》诗,使石刻大放光彩。石刻毁于文革。
江西庐陵人龙仁夫在新洲孔子山筑问津书院以讲学。因为特别喜爱阳逻山水,96岁死时葬于阳逻华山,有墓祠。早些年建县供销社阳逻办事处时平毁,遗存墓碑散失。其子孙世在阳逻。
柳夫人墓和她的传奇
在“苍”字石刻的崖顶东北向,有座古墓,墓主是明代传奇的柳夫人。
云龙纹雕饰的麻条石装饰着明勅封柳夫人墓碑,和两旁的墓志铭碑。1984年确定此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水泥台阶像还未完全干透,墓墙刷成粉红色,跟这个年久的墓很混搭,有着奇妙的效果。
柳夫人祖籍蜀人,祖父和父亲都在元朝做官,她嫁给龙仁夫的后代。嫁到龙家后,她曾制止夫婿抗击明朝,夫婿未听从。后来,夫婿战败而死,她避居在阳逻。民间传说,柳夫人到山中纺绩麻,一个老叟拿着一卷奇书向她传授奇异之术。
后来她凭此奇异之术协助邓愈将军攻克麻阳。
某年,一位叫邓愈的将军奉朱元璋之命征讨麻阳,兵败,柳夫人闻言,身着火红的衣裳,飞跃马上,一时间,飞沙走石,风驰电掣,协助邓愈攻克麻阳:“绯衣跃马,风霆迸折,沙石如射,遂克麻阳。”后来朝廷赐封她为妙贞夫人。柳夫人90多岁死后葬在武矶头,“建祠武矶上”。现在阳逻还有她的龙姓后人。
柳夫人墓旁有幢三层小楼,墓被围进这家后院,拆迁后这幢小楼仅剩一个空壳,墓园周围是拆迁走了三千多户的巨大空地,这里是已奠基的阳逻新港三期工程工地。
忽必烈阳逻堡大战和新港
南宋开庆远年(1259年)忽必烈领十万大军,进驻黄陂、孝感、汉口一带,准备从阳逻过江攻宋,8月中旬速攻阳逻,宋将刘整只身溜回武矶山,两万余名宋军投降。9月蒙古阿里不哥叛乱,忽必烈回师,弃阳逻北去。
南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命左丞相伯颜率军20万攻宋,阳逻堡守将王达严阵以待。
元军猛攻武矶堡,王达坚守,每天重创元军,阵亡士兵运往香炉山掩埋,后来埋之不及,直接抛尸江中,一时间长江血流不断,腥臭数里,江水多时不能饮用。伯颜见强攻不成,分兵一半,趁大雪夜偷袭青山矶,潜军渡江,被发现。元军万箭齐发,宋军猝不及防,死亡无数。此时围困武矶山的元军对武矶堡发起总攻,王达率孤军浴血奋战,直至矢尽身亡,所部无一人幸存。阳逻堡终被攻破,之后,元军顺江而下,南宋随之而亡。
700多年前的血雨腥风早已吹散,昔日阳逻堡战地,已成为经济建设的新战场,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三期工程正在建设年吞吐量480万标箱的新码头。
我们在武矶头的红砂岩上看到白色的圆圈钉着钢钉,据说是爆炸点,填装炸药,炸掉部分岩石建港。紧邻的柳夫人墓新建了台阶和墓墙,是文物保护单位,应该会保留吧,那仅存的“苍”字呢?
历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要怎样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