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音乐[/url][url=]视频[/url][url=]Flash[/url][url=]@朋友[/url]
[url=]引用[/url][url=]代码[/url]
泰山游记
国庆节前,女儿就说要带我们全家去泰山游玩。女儿的话题让我的心里顿时象提着两只篮上街——左篮(难)右也篮(难)。
泰山,鼎鼎大名,国人皆知。中国的五岳之一,且为之首。自秦始皇帝之始,就有众多的君王都到此祭祀封禅。我心系泰山,久矣!只是一时没有合适的时机,故此念头长留于心。
此次女儿提及泰山,不禁又勾起了我往日的念头。只是,只是我们能够去吗?
都说泰山的游人很多,其台阶陡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人挤人,人叠人的景观。曾有人戏谑:往上看是腚,朝下望是头。
再说啦,我们四位(我和老伴以及亲家二老)都已是古稀之人,家里还有一个年仅八岁的小外孙女。这还能爬山吗?
女儿解释说没事。她说,近几年泰山开辟了一条新的名叫桃花峪的旅游钱路,这条线路上的主要地段都由大巴车和索道缆车所代替,而真正需要徒步的距离仅仅只有八百多米,至于台阶则不到七百级,且高差不足百米,地势平缓,是一条适合于老年人行走的路线。
听女儿这么一说,我心头里的顾虑也就打消了。
十月四日,我们全家八人一大早从北京南站坐高铁出发,仅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山东泰安火车站。出站后叫上两辆出租车约二十来分钟就到了十多公里外泰山脚下的桃花峪游客中心,在游客中心我们坐上大巴车不到二十分钟就来到了位于半山腰的桃花源缆车索道站。缆车是八人座,封闭式的,虽说坐在上面看山谷有些令人恐惧,但是还比较平稳。十来分钟就到了南天门。
南天门是处观看风景的好地方。从这里朝山下望去,只见那一眼看不到头的徒步者们正在陡俏的山路上蠕动着。
这些徒步者大多是年轻人,他们舍弃了优越便宜的条件,而是选择了一条陡俏的天梯路,尽管他们已行走了约三四个小时,但他们仍然没停下自己的脚步。
此情此景,回想起曾几何时,我在峨眉山、黄山也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地向上爬,当登顶成功时,我整个人顿时感觉到异常舒坦,情不自禁地扬起双臂大喊一声:我登顶啦!
南天门地势很高,海拔一千四百六十米,而泰山顶的海拔也不过一千五百四十五米,两者高差不足百米。难怪有人说,登上了南天门,也就意味着登上了泰山顶了。
南天门为城门式建筑,上下两层,里面供奉着泰山之神
东岳大帝。
过南天门就是天街。人们之所以将这条街叫天街,是因为这条街位于高海拔地区,犹如通往天庭的道路。
天街长约五百多米,其街面是依山势而建,但也比较平缓。天街的房屋都是仿古式建筑,古色古香的。街上吃、喝、玩、住、用样样齐全。游人们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天街靠山一则的石壁上有一些摩崖石刻,只是这些石刻规模较小,数量不多,且还比较现代
。 天街的尽头就是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
碧霞祠。
碧霞祠里供奉的是道教女神(俗称泰山圣母、泰山娘娘、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贴金铜坐像,其坐像凤冠霞帔,慈详端庄。
碧霞祠的建筑都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俨然天上宫阙。其规模宏大,为泰山最大的古建筑群。
碧霞祠是到泰山顶的必经之处,凡要到山顶的人都会在这里祈福、歇脚,还有些年轻的夫妇在这里拜神求子。
这里还是那些喜欢夜爬泰山观日出游客们的落脚点。现在气候宜人,不冷不热,这种气候有利于人们夜间登山观日出。但夜间的山上无遮无挡,寒气还是很重,不宜久留。于是夜登山顶的人们就先在碧霞祠停留。
碧霞祠离山顶也不过三百多米的距离,游客们就估算好日出的时间后再从这里出发。
出碧霞祠不远就是一处高耸的摩崖石刻,石刻中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都在这里留有印记。其中有壁立万仞、天地同攸、置身宵汉、擎天捧日等石刻。
在这些石刻中有一处名为云峰的石刻(见石刻图左一),那是别具一格。这石刻的上方写有云峰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那是清代康熙皇帝祭祀泰山时所题。而下面的内容则是康熙帝的孙子乾隆皇帝的两首御制诗,将祖孙两代皇帝的刻石聚集一处,这成为了泰山石刻的一大奇观。
当然,在这众多的石刻中,最有名的还是唐玄宗李隆基封禅的《纪泰山铭》(见石刻图右一)。
不过很惋惜,由于年代久远,风化严重,故除了“纪泰山铭”四个大字还依稀可辨外,其它的字跡就模糊不清了。由于《纪泰山铭》名气很大,故这处石刻就被人们称之为唐摩崖石刻。
唐摩崖石刻过后是一段约呈四十五度坡度的台阶,此处台阶较窄,约三米左右,上下的游人都要从这里经过,故显得很是拥挤。
台阶路中段右侧又有一处石刻,这里的石刻不多,但却有一座泰山众多石刻中最大的石刻,号称是泰山石刻的标志,这就是鼎鼎大名的五元人民币背面图案的“五嶽獨尊”的石刻。
我想给“五嶽獨尊”刻石留个全身照,但在这里拍照的人络绎不绝,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拍不到那个尊贵的尊字,有点遗撼。
离开“五嶽獨尊”上行几分钟就到了泰山之颠玉皇顶。玉皇顶因这里的玉皇殿而得名。
玉皇顶的山门为一拱行,上面书有“勅修玉皇顶”五个大字,其意是皇帝下令修建的。
进山门就是一座庙宇,这庙宇规模不大,可能是山势所限吧,估计也就一二百平方米。
庙宇中间有一圈围栏,里面堆集着几块山石,山石上置有一个双龙戏珠的铜盂,很多游客都在朝铜盂里投掷硬币,以求祈福护佑。
围栏里还有一块石碑,上刻有“泰山极顶1545米”字样,这就是泰山著名的“极顶石”。
正对着围栏的是一座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大殿,殿门上方有一蓝色的匾额,上书有“柴望遗风”四个鎏金大字,其意为古代帝王焚柴祭天之处,殿内正中供奉着道教神仙玉皇大帝。
在 大殿西则的出口处,立有一块石碑,上刻有“古登封台”字样,古代帝王在此祭天。
大殿的二楼是一圈飞檐,我们在这里看脚下山峦叠嶂,看山谷中云雾缭绕,看头顶上云卷云舒,令人好不惬意。
惬意归惬意,但我却总感觉到此次登顶似乎缺少了当年登顶后的兴奋劲和自豪感。
此次泰山之旅,我了解到了石刻,也知晓了一些古代帝王们到此祭祀封禅这些泰山所独有的历史文化,但泰山的闻名除此之外还有泰山之雄,十八盘山道之险,那数不胜数的人文、自然景观。对于这些,我就不知其详了。
不过人生总会是有一些撼事的,从来就是魚和熊掌难以两得。
再说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这不是补偿了往日的遗撼登上了泰山吗!
想之,心也就释然了。
夏理银
二0二四年十月
[url=][url=][/url][url=]附件[/url][/url][url=]音乐[/url][url=]视频[/url][url=]Flash[/url][url=]@[/url]
[url=]引用[/url][url=]代码[/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