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加入阳逻在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964年9月到1965年9月我们武汉有近3000武汉支边青年分三批来到石河子农八师,有的分到市区,多数被分到143,(当年叫23团)145,当年叫石河子总场,141,142(当年叫安集海)147,148,150(当年叫莫索湾),三大块。我则和杨延安等50名支青1965年9月13日分到143团一分场三連,当了一年农工的日子,i当时零下38度的严寒,无情抽打我们的肉体和心灵,前所未闻的艰苦农业劳动,考验着每个武汉男女女,但是我们大家象孙吾空被放到太上老君的焚烧炉,用常人难以忍受的毅力坚守下来,吃不饱,我们的女老乡纷纷慷慨给我们饭票,而且你要是给他们钱,她们还以奇怪的眼光看着你,好象我们是老乡,还用这样,有的女老乡则说要是为了钱,我们才不给你饭票,粮食在当年是多么宝贵的燃料。就象空气,水一样,可是我们这些当年的17,18的年轻男女子正是长身体时常常被饭票问题困忧。寒冷的冬天,我们缺乏在新疆过冬的经验,还象在武汉一样,不管门窗是不是严密,结果我们次日就往往是穿着冰疙瘩冒着室外的严寒下地拉肥料,运沙子,。。。。。。。尽管环境如此艰苦,但是我们年轻人都有火热的心,几乎没有人在定下来后打退学鼓,
坚守下来。如今47年过去,在全体支青和老同志的奋斗下,我们的连队已经从当年的170人发展到736人,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升,土地还是一万多亩,但劳动强度已经今非昔比。连队用上了自来水,再不吃涝坝水,连队早已能用上交流电,粮食问题早已不是问题,而且连队到今天已经找不到一个武汉支青。
回忆大家47年前在汉口车站唱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的歌儿,我们告别亲人,在笑声,哭声,乐队的演奏中在列车的轰轰隆隆的轰鸣中离开武汉的激动,后来的奋斗,47年后我们石河子市已经和农场一起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让人感叹,
前天在褚玉珍老师老乡的博客中看到了一群当年支边的高中生2010年夏天到143探望老朋友,到连队回忆当年的岁月的图片昨天在他们家,看到了一首送你一束沙栆花的曲谱,浮想联篇,昨晚开始把自己在石河子市20110428拍的春天的片子拿出来,
用褚玉珍老师拍的的武汉老乡回到143团的合影为原料,加乐谱合成这幅《插着歌声的翅膀描绘崭新宏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