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山 简介:传说远古时代,香炉山与木兰山对峙斗长。后来,木兰山都赢了,成为佛教圣地;香炉山斗输了,愿作香炉,为之供养烟火。位于阳逻经济开发区西部的武湖大闸,以形似香炉而得名。香炉上3000平方米,海拔42.5米。原为新洲县河道堤防工程管理总段武湖分段驻地,现属阳逻电厂。 典故:然而香炉山虽败犹荣,因为它毕竟得地利于冲要。控阳逻,窥武汉,从古到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热闹非凡。 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兵图鄂,驻马香炉山上,并在此俯看大江。公元1274年,元丞相伯颜奉命伐宋,在香炉山一带败宋淮西制置使夏贵及数十万宋军。经此两站,南宋灭亡。 清康熙进士太朴寺少卿陈大章题《香炉山》诗:“虎掷龙拿迄战争,苍茫四顾楚山青。投鞭目己无江左,横草谁堪抗虏庭。金币例能延旦夕,衣冠重庆小朝廷。如何只手遮天日,空使羁因困郝经。”诗中鞭挞的是南宋篡权误国的宰相贾似道,此人正是亡宋的罪魁祸首。 解放后,省县市区考古部门曾对香炉山遗址进行多次考古发掘,从而揭示出五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在这里耕种,豢养,捕捞、狩猎、生息繁衍。在遗址南区,清理出一批新石器时代的长方形土坑墓,出土了扁足鼎、曲腹杯、镂孔圈足豆、圈足盘等陶质冥器,含有屈家岭和龙山文化特征。其社会结构为晚期母系氏族公社。在遗址北区,发掘出大量商至西周的文化遗存。尤其发掘的铜鱼钩、陶网坠,堆积丰富的螺壳、贝壳、鱼滑,证实了先祖们当时以捕捞经济为主业的:同时也反映了香炉山一带从古至今,都是江河湖错落,渔业兴盛的地区。发掘中还有夯土城垣遗迹,推测为东周时期城邑 ,可见香炉山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又据民间流传,宋代,香炉山顶有一关帝庙,庙中新立楹联一副,只有上联,征下联,久无应者,后一渔翁属对,成为绝唱,流传不衰。上联云:“孤山独庙一关公,单枪匹马”; 属对云:“夹河两岸二渔翁,对钓双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