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云深书院

赤壁大战在武汉市新洲区双柳大埠(涨渡湖、七湖)一带

   火... [复制链接]

515

主题

177

回帖

17

精华

大力水手

积分
1757
经验值
1023
发表于 2009-6-2 18: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周郎赤壁

a.jpg

  周郎赤壁,又称武赤壁。为古赤壁之战所在地,周郎,即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统帅,吴国水军都督周瑜。

  周郎赤壁位于现今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市)境内,与湖北黄冈东坡赤壁(苏轼贬官做《赤壁赋》之处,亦称文赤壁)相应。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手抗曹,在赤壁江段筹划了震古铄今、驰名中外的“赤壁大战”,对魏、蜀、吴三分鼎立局面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这是唐代诗人李白赞誉赤壁的诗句。

  许多人认为“赤壁”是由火烧曹军映红江边崖壁而得名,实际是误解。“赤壁”二字起源于公元前201年汉高祖6年,沙羡县令梅赤为境内无名山川河流命名,汉代传刘邦是赤帝子下凡,因此以赤色为尊,又因此地山川形似“玄武之壁”,所以取名赤壁。

  《元和郡县图志》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一般认为,“蒲圻县西北”较为可信。《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李吉甫生活的年代与赤壁之战的年代较接近,早些时候的《荆州记》有与《元和郡县图志》相同的记载。(《元和郡县图志》 中国唐代地理名著。是中国现存最早,又比较完整的地理总志。李吉甫撰。完成于元和八年(813))后来蒲圻市赤壁镇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出来,证实了这里是真正的古战场。

  《荆州记》记载:刘宋元嘉年间,在赤壁已发掘了曾参与赤壁之战的东吴大将吕蒙之墓,“墓中有一髑髅极大,蒙形长伟,即蒙髑髅也。”另据《南史•宋书•符瑞志》载:刘宋大明七年,蒲圻出铜路鼓,“独足四面”。在赤壁对岸的乌林,1973年出土了东汉晚期的铜马镫一件,印有东汉献帝“建安八年”的瓦砚一台,并有东汉铜镜、陶瓷器和箭镞等。1976年,在赤壁山下一米多深的土层中发现沉船上的铁环、铁钉、东汉铜镜等物。同年,又在赤壁山上发现铜、铁、玉带钩各一件。1977年在赤壁山和南屏山各发现一枚传令旗上的三棱形镂孔铜镞。1987年,在赤壁金鸾山坡一座东吴砖室墓中,发现诸葛亮设计制造的铜弩机一件、东汉五铢钱和规矩星纹铜镜、东吴都尉武官陈文和墓,墓中出土一件更好的铜弩机,上有射程表尺,有铭文,还出土钢剑一柄、草叶纹镜一面,“大泉当千”一枚及青瓷器等`37件文物。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177

回帖

17

精华

大力水手

积分
1757
经验值
1023
发表于 2009-6-2 18: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书上说的东西也不一定是真理!

不管事实如何,楼主不迷信书本的精神值得钦佩,做学问就需要像楼主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19

回帖

0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3520
经验值
3193
QQ
发表于 2009-6-2 18: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2

主题

8385

回帖

139

精华

AD

积分
105800
经验值
96743
QQ
发表于 2009-6-2 18: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新洲一直缺少属于自己的美丽历史传说——那种特别有名的,能值得一说的也就一个问津书院,不过也算不上知名。


问津书院

  武汉市新洲区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周武王伐纣,分封曹侠于邾所创置之邾子国,至今已逾3000年。乘车来到新洲旧街,蜿蜿蜒蜒的乡间公路,将怀思古幽情的参观者带到一条似河似溪似沟的古河边,此即孔子河。抬眼观望,山峦起伏,此即孔子山。能以孔子之名作为山名与河名,不用说,这个地方肯定有它不同凡响之处。

  历史概况

  明《统一志》、清《湖广通志》载:“相传孔子自陈蔡适楚,至此问津。”公元前164年至前122年,孔子山附近曾掘出一块石碑,上刻“孔子使子路问津处”八个秦隶大字。为记此事,汉代淮南王刘安命在发掘地建一亭,将石碑立于亭内,同时在孔子山傍孔子河滨修建孔子庙,设私学,这可能就是问津书院的前身。

  历代学士在此著书立说,讲学布道。因硕学鸿儒登坛授业,唐之杜牧、宋之孟珙、朱熹、元之龙仁夫、吴澄、明之王阳明等诸大儒均莅临此处,指点江山,答疑解惑,四方学子咸聚闻道,一时名动海内。名儒学士也为其留下许多不朽之篇章,如朱熹晚岁曾讲学于此,并于南宋 庆元六年(1200年)2月8日题诗赠给孔子山庙学。诗云:苍颜已是十年前,把镜回看一怅然。履薄临深谅无几,且将余日付残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881

回帖

14

精华

资深水手

积分
2906
经验值
1802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20: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本帖最后由 云深书院 于 2009-6-8 19:14 编辑

8# 云深书院
赤壁大战在武汉市新洲区双柳大埠(涨渡湖、七湖)一带
                                              佐证二:
曹操大部分兵力从襄阳出发,顺汉水下出大江至赤壁

王粲的《英雄记》记载了曹操的进军路线:“曹操进军至江上,欲从赤壁渡江。无舡,作竹牌使部曲乘之。从汉水来,下出大江,注浦口,未即渡,周瑜又夜密使轻船走舸百艘烧牌,操乃夜走。”(宋李《太平御览》)

东吴大将陆逊之孙陆机,曾作《辩亡论》一篇,其论曰:“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揖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谋臣盈室,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一宇宙之气,而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迹远循。”(《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晋书·陆机传》)

将两条史料综合分析,王粲的记载偏重于曹军从汉水下出大江住浦口遭火烧的情节,陆机的记载将襄阳水师出兵地点写得比较详细,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郦道元《水经注》邓塞条云:“邓城东南小山也,方俗名之为邓塞。”

《元和郡县志》邓塞下云:“在临汉县东南二十二里,南临宛水。魏帝尝于此装治舟舰以伐吴,陆士衡表称‘下江汉之卒,浮邓塞之舟’谓此。”

《大清一统志》襄阳府“邓塞城”下云:“在襄阳县东。”

以上记载,说明曹操襄阳水军是从襄阳县东的邓塞乘竹牌舟舰出发的。

王粲笔下的“浦口”既是位于汉水入江处的下游(浦口,系小河流入大江之处),“浦口”实指何地?

《水经注》述江水源流至邾县(今黄冈)下载:“江水东径白虎矶北,又东会赤溪、夏浦、浦口。”

《大清一统志》述江水至今武昌说:“又西北过府城,至白浒山九十里,至樊口九十里。”

《江夏县志》载:“白浒山,亦名白虎矶,在县东九十里,接武昌县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193

回帖

0

精华

初级船长

积分
6775
经验值
5518
QQ
发表于 2009-6-2 21: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广东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7

回帖

0

精华

中级水手

积分
367
经验值
204
发表于 2009-6-2 22: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鄂州
分析非常透彻,,,有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2

主题

221

回帖

12

精华

资深水手

积分
2253
经验值
1388
发表于 2009-6-3 16: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0

主题

2789

回帖

12

精华

中级船长

积分
11455
经验值
8166
QQ
发表于 2009-6-3 17: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0

回帖

0

精华

大力水手

积分
115
经验值
66
发表于 2009-6-3 18: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北京
阳逻双柳一带要是赤壁古战场,有文物早就挖出来了,也不会等到现在。不过楼主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七龙湖、涨渡湖作为旅游景点确实应该好好规划一下,免得浪费这块风水宝地。随便编点吕洞宾与七龙湖的传说也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赤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战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随着《赤壁 下》的上映,赤壁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笔者同样是三国的粉丝,最近又把三国演义中的赤壁部分复习了一遍,读懂了魏国为什么在赤壁PK不过孙刘联军,我把分析的原因整理成五条:
一、地势影响。古代战争不同于现代战争,获胜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然因素。其中地形条件尤为突出。

二,军心不齐,军型不整。首先说曹操收复了荆州的一些水军,也训练了一些水军,但是曹操的主要兵力分配是以骑兵为主,曹操收复北方靠的就是那些骑兵,踏平了北方一切势力。但是骑兵不同于水兵,到了赤壁却不能发挥他们应有的水平和能力,必然会受到影响。纵使曹操拥有水兵,但也并不成熟,数量又少,不可能与擅长水战的联军相比较。

三、疫病困扰。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7月-11月,在这段时期刚好是南方血吸虫发病的高峰期,曹操的军队长期驻扎在水边,必然会有些影响,再加上爆发的疫病范围比较大,难以控制。联军看到曹军有疫病缠身,又虚吼80万大军,多方打探,必然会在这个时间段内发动进攻,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四、天不应曹。本来10月的南方应该是多雨的季节,再加上南方天气也比较暖和,也不经常刮南风,可是在决战的那天却是天变!早上晴空万里,到了傍晚就开始刮南风,到了夜里风急,遇到这样的天气,本来就不擅长打水战的曹军更是有些棘手。而联军则选在今天巧施火攻,借风向火烧曹军战船和大营。

五、黄盖设计,曹操中计。曹操虽然说没有80万的大军在赤壁,但是仍然有大军在手,假若先发制人,那是否还会痛失先机呢?假若先发制人,那是否又会中黄盖的火攻之计么?假若先发制人,那是否还会败走华容道么?也许太多的假若可以让曹操获胜,但是纵使有再多的假设,曹操还是没有使用,只能兵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史料记载,三国赤壁古战场主要部分集中在一个约100多平方公里的岗地湖汊地形区域,属于云梦泽东南边缘地带。此处湖泊广布,河道纵横,相互沟通,在众多湖沼之间零星分布着大小几百座山丘。这一优势的战略地形一方面适合于屯兵积粮,另一方面广阔的水域便于操练水军,水上交通便利易于联为一体。更何况江岸一赤壁矶,直伸江心,扼守江口,成为阻击曹军顺江东进的一把利剑。正是由于周瑜、刘备占据这一重要军事战略要地,使曹军南下受阻,并一举将其击退。

1000多年前的蒲圻赤壁,是一片湖汊沼泽地形。区域内河网稠密,湖泊众多。陆水、蟠水、泗水等主要河流自南向北过境长江,把黄盖湖、周郎湖、蒲圻湖等大小数十个湖泊连为一个整体。湖沼之中,零星分布有周郎山、金鸾山、蜀山、柳山等大小几十座山丘,赤壁矶头矗立江岸,直插江心,为一天然水上屏障。陆水入江口—陆口,向为江东锁钥。蒲圻赤壁一带军事战略地形的重要性,早在建安初年周瑜随孙策征讨黄祖于沙羡时已深悉。建安十三年,周瑜再次进讨,对赤壁及陆口更加熟识。周瑜意识到,倘赤壁、陆口一失,曹军必沿陆水河上溯,越幕阜北麓羊头山,克取柴桑。据此,周瑜、刘备联军从夏口逆江而上提前两天占据陆口、蜀山。借助这块湖港纵横,阡陌交错,交通优越,水陆互为犄角的军事地理环境,依山伴水布防。江上通过赤壁矶头、陆口,扼住欲顺江东进的曹操水军,一举击退曹操大军,迫使曹军引次江北,屯兵乌林。从古战场特征分析可见,赤壁之战对于曹军来说是一场遭遇战,而就孙刘联军而言则是一场有准备之战。联军之所以能轻易取胜,打的曹操溃不成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占有地利之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手机版|阳逻在线 ( 鄂ICP备09011060号-4|42011702000008 )

GMT+8, 2025-2-6 02:02 , Processed in 0.314452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