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云深书院

赤壁大战在武汉市新洲区双柳大埠(涨渡湖、七湖)一带

   火... [复制链接]

0

主题

17

回帖

0

精华

初级水手

积分
51
经验值
34
发表于 2009-6-7 10: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我感觉赤壁一战的原址可能在武汉到黄州之间的地段!

阳逻也不是不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回帖

0

精华

初级水手

积分
51
经验值
34
发表于 2009-6-7 10: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有最新证据麻烦楼主及时告知,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1746

回帖

10

精华

初级船长

阳逻净麓寺网站 jinglusi.net

积分
6279
经验值
4335
发表于 2009-6-8 10: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881

回帖

14

精华

资深水手

积分
2906
经验值
1802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9: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本帖最后由 云深书院 于 2009-6-8 19:15 编辑

25# 云深书院    佐证五:


难以驻军的蒲圻赤壁与洪湖乌林

蒲圻赤壁,方圆不足二里,其山低矮,实为土丘。赤壁周围全部是沼泽地带,根本无法屯兵,充其量作为一个军事望所。又,周瑜军马屯兵于石头关一带,黄盖水师屯于黄盖湖,不知刘备的军马当时兵屯何处?

洪湖乌林更不是屯兵之所。《湖北通志》沔阳州下记述说:“自景陵至沔,讫于大江,绵亘四百里,皆漫然平衍,惟滨江数丘而已,谓之无山可也。”通过实地考察,我们看到洪湖乌林地势低凹,至今湖港交错,雨过则水满塘堰,那一望无涯的洪湖水面在乌林西边构成一道非船莫过的天然屏障。通过近年在乌林勘探石油时钻探发现,其地淤泥极深,可见古时候这里根本不是屯兵之处。几个小山丘又分布在石头关隔江对岸的下游。从军事角度分析,此地系军事死角,是兵家忌讳之地。当年,曹操几十万大军,战马数以万计,辎重粮草无数,绝不可能选择在这绵亘四百里、既无高山遮掩,又系沼泽之死地屯粮驻军。

蒲圻赤壁与乌林的地理环境既然都不具备屯兵打仗的条件,作为一代军事大家的曹操、周瑜与刘备,绝不会选择在此处作战。虽然孙曹二军在江面上不期而遇,但双方毕竟都有前哨,二军在相距百里开外之时,双方作战的地点基本定下来了,古人作战必依山傍水结寨安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刘曹几十万大军会战,绝不会是相遇在彼此毫无准备的情况之下。

至于今人所说洪湖的红血港、白骨塌、万人坑、曹操湾,纯系故意渲染,夸大附会,蒲圻赤壁那所谓的黄盖湖、周郎石、子龙滩、凤雏庵、拜风台,包括南屏山,全都是后人附会当年大战之说,毫无历史根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

回帖

0

精华

初级水手

积分
22
经验值
11
发表于 2009-6-8 22: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莱茵城,总开发面积17万余方,为湖北鄂发置业倾力开发的高档滨江景观社区。以500米一线临江、近百年原生态园林、纯粹德式精工建筑,重新树立了武汉东部生活新的标杆。
莱茵城座落于武汉市阳逻经济开发区的繁华中脉线上,武昌中心城区过阳逻长江大桥即至。交通发达,有多条公交路线直达汉口、武昌中心。生活氛围成熟,紧临阳光大道,距中百仓储仅200米,1000米生活圈内,银行、学校、医院、餐饮、菜场等生活配套丰富齐全。
莱茵城一线临江,三面观景,壮阔江景奔腾眼底,500米滨江距离,可比武汉江景豪宅。选址于发展历史有半个世纪的阀门厂区,有近百年的原生态园林,多颗百年古树,植被丰富,鸟语花香,非普通人工园林堪比,一园内外,切换繁华与幽静,生活私密度极高。
莱茵城,为罕见的纯德式精工建筑群落,以80-140㎡的精致实用两房、阔达大气三房为主,其强烈的工业理性、极强的生活实用度,真正达到了德式工艺的严谨、规范、精致、细腻。优雅的外立面、硬朗挺拔的天际线,一直迄逦而至阳逻长江大桥,未来将成为阳逻新城的地标建筑。
联系电话:15071359547
联系人:付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1003

回帖

0

精华

中级船长

会长

积分
11728
经验值
10630
QQ
发表于 2009-6-8 22: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宜昌
唉,自娱自乐吧!
我是不相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010

回帖

0

精华

初级船长

积分
5810
经验值
4709
发表于 2009-6-9 16: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我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0

回帖

3

精华

中级水手

总监

积分
314
经验值
203
QQ
发表于 2009-6-10 08: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04

回帖

0

精华

中级水手

积分
316
经验值
200
发表于 2009-6-10 16: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没有 证据 就说 可能 。您那可是书院 。没有证实的 东西 凭空 想想 。误人子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881

回帖

14

精华

资深水手

积分
2906
经验值
1802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19: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35# 云深书院
               佐证六:
比较水上航程,二军不可能相遇石头关

按照今天长江航道里程,江陵至柴桑一千五百余里,其中江陵至石头关六百里左右,柴桑至石头关九百余里。这个里程距离,对确定孙曹大战地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赤壁之战发生在隆冬季节,冬季多刮西北风。曹操水军从江陵出发,是顺水顺风东下,船行速度迅猛可想而知。与此相反,周瑜大军是溯江西上,且逆风而行(逆水逆风行船,往往还需人拉),船行速度比起顺水顺风扬帆而下慢得多。鉴于曹操当时意欲并吞江南、急于求成的心理,孙曹二军同时出发,双方无论如何不可能在蒲圻赤壁相遇,更何况《三国志》有关人物的传记,已间接指出周瑜比曹操晚出发至少十天。

《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载:“曹操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得书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周瑜传》载:“议者咸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艘,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

从以上二传文字来看,当年曹操是一边使人持檄于江东,一边聚集水陆二军,同时东下。军贵神速,曹操不可能让孙权有充裕的时间作好应战准备,即不可能提前给孙权下战书。

江陵至柴桑既有一千五百余里,送战书者即使按曹操追刘备一日一夜行三百里的快速计算,也需五日五夜的时间才能抵达柴桑。既然如此,当孙权得曹操战书之时,曹军水陆俱下至少七八天了。孙权得书是战是降,举棋不定。通过几天反复权衡,直至斫案决计逆操,然后调集军马命周瑜等启程之时,曹军东下远不止十天。曹军扬帆顺水东下十几天,江陵至石头关也只有六百里,当曹操抵达石头关之时,周瑜恐怕尚未从柴桑动身,当年大战倘若是在石头关发生,除非曹操在洪湖乌林守株待兔,坐等孙刘联军西上,此假设如果成立,人们自然会问,曹操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对他十分有利的地方屯兵,而甘居沼泽地带,且无高山掩遮的军事死角洪湖乌林。又,曹操既在洪湖乌林屯驻,孙刘联军又是如何越过曹军防线而屯兵在乌林之上的蒲圻赤壁与黄盖湖一带?看来矛盾重重,破绽百出。

长江航道,自古至今,多有变迁,但涉及当年大战的几个主要地点,如江陵、石头关、夏口、樊口、黄州赤壁、西塞山、柴桑的地点不会变动,即使柴桑至石头关的水上航程有所变化,因为上下是同步伸缩,二军水上航程的比较仍不失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手机版|阳逻在线 ( 鄂ICP备09011060号-4|42011702000008 )

GMT+8, 2025-2-6 02:00 , Processed in 0.276616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