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679|回复: 3

【楹联赏析】戏说大明奇才“解缙”诗联(之一)

[复制链接]

247

主题

1234

回帖

1

精华

原创会员

积分
3605
经验值
2066
发表于 2016-4-6 07: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加入阳逻在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一叶居士 于 2016-4-6 09:36 编辑

近来闲暇时,观看了古装戏“大明才子”。内容是描写明朝初期大学士解缙在治国安邦过程中所展现的聪明才智和文学特别是诗、联方面的造诣。本人受益匪浅,故将部分内容整理与大家共享,并作浅析。由于水平所限又恐挂一漏万,望各位谅宥。
解缙(一三六九--一四一五)是明朝大臣,吉水(今江西吉水)人,自幼聪颖,思敏捷,又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熟读“四书”、“五经”。他文章、诗词,样样精通,尤擅对句,远近称之为“神童”。洪武年间二甲进士,入翰林院学士(待招、为皇帝起草文件)后被朱元璋委任“永乐大典”主修。他一生为官清正,不同流合污,虽起伏跌宕却靠聪明才智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不啻为大明奇才。下面就是他小时候对句的几个故事:
(一)写春联
有一年除夕,十岁出头的解缙,即景生情,挥毫写了一副春联:
日望赣江千里帆
夜观庐陵万盏灯

这副春联,引来了四邻观看,众人称赞不已。解缙家的对面,是尚书(曹萱)的府第。这位尚书大人,久闻“神童”之名,但不大相信解缙的文才,见了这副春联,也不由得暗自赞许了。只是心里总有些怀疑,于是,决定想个主意,来考考解缙。曹尚书下令,在解家大门正对面的河堤上,栽了一片青竹,以挡住解家的“日望赣江千里帆,夜观庐陵万盏灯”的景色。第二年除夕,解缙又在大门上,贴上一副春联: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曹尚书见了,不由得为之惊叹。为了再次考考解缙,马上令人将竹子砍短。他再去看解家的春联时,只见联尾各加一个字,成了:
门对干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发了狠,令家人将竹子连根刨掉。这时,解缙又挥笔在联尾,再各添一个字,联文变成: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无可奈何,派人给解缙送去大红请帖,一定要当面见见这位“神童”的真本事。
浅析:如果这个情节以及对联的确是解缙十岁时孩子所写那就难怪世人称他为神童。第一联中日望对夜观(稍显合掌)平仄可酌但意境还不错。而第二联平仄、意境、词性都对得十分工整,且用:“门对千竿竹”表示了不阿谀权贵,下联用“家藏万卷书”来明志,不卑不亢十分巧妙。特别是它随着曹府的动作变更,而逐渐将对联添加两个字,更使得对联妙趣横生。
未标题-1.jpg

待续

247

主题

1234

回帖

1

精华

原创会员

积分
3605
经验值
2066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07: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望赣江千里帆
夜观庐陵万盏灯

这幅对联的平仄就错在下面加色、加粗的地方,红色字应该换成仄声;蓝色字音换成平声字:
中仄中平平仄
日望赣江千里帆
夜观庐陵万盏灯
中平平平
当然对于一个只有十岁的小孩,能将对联写成这样就很不简单了。
以上个见,望网友指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3

回帖

0

精华

高级水手

积分
611
经验值
388
发表于 2016-4-8 15: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欣赏浅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241

回帖

0

精华

高级水手

积分
803
经验值
525
发表于 2016-4-8 20: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手机版|阳逻在线 ( 鄂ICP备09011060号-4|42011702000008 )

GMT+8, 2025-4-28 15:19 , Processed in 0.309207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