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加入阳逻在线,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6年湖北高考作文) 摒弃高分低能,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拿到了2016年湖北高考“看漫画写作文”的题目后,我的潜意识里就想到了闻名于江城的“舟舟的故事”。关于“舟舟”,他既像一个传奇,又像一个故事,如果你在武汉生活了20年且又喜欢音乐却还不知道舟舟的话,你就OUT了——今年38岁的舟舟的智力仅停留在五六岁小孩的水平,他自然也上不了什么学,甚至他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但是在他父亲的“熏陶”下,舟舟在音乐方面的水平,已经表现出惊人的天赋——舟舟的父亲是音乐家,因工作原因,父亲多次带他参加音乐会,有一次,舟舟的父亲在指挥一场音乐会时,有一个很重要的人不能来,无奈之下,舟舟的父亲临时将儿子安排了上去。没想到舟舟登上音乐台后出色了指挥了这场音乐会,在全场引起了震动。此后,舟舟在音乐方面的天赋逐步被人所知,他也多次获得国际性大奖。
如果按照现在对于“人才”的定义,你说舟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没上过大学、没上过中学、甚至连小学也没有毕业,你说他还算一个“材”吗?
眨眼间,今年的我到了41岁,我的女儿马上面临中考,天下像我这样年龄的父母辈的孩子应该都处在“不是高考就是中考”的阶段,尽管国家教育部一直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理念喊得声嘶力竭,而站在“台下”的各地教育部门却一直阳奉阴违地我行我素地继续推行“应试教育”,并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做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什么分数排名、地区差异、内部优录、高考复习、培优辅导,对于一些毕业班,学校变态地要学生晚自习到到零点才休息……随便翻开一家城市的都市报的广告,像这类为了“应试教育”招生的信息还少了吗?如果我的孩子也置身在这种畸形的“变态教育”中,丢了童年、没了少年、坏了身体、废了眼睛,还佝偻着因睡眠不足的矮小的背,这样的教育我宁愿不要!
回想起三年前,我有幸参加了位于南京晓庄的“陶行知文化研究会”,在这里,我看到了陶行知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教育方式,那时我们的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陶行知给孩子们推行“上午学国文,下午学农耕”,中间还让孩子们“缝补衣服”等教育,这些十多岁的青少年在这个学校里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而陶行知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他奉行的“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一直被后人所敬仰。
再回到现在,是的,处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我们为了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前途和未来也很拼的——上培优、考托福、报军校、搞内招,走艺术线路,总之,只要能为孩子们“拼”一个好的未来,我们使出浑身的“奇门八卦”阵都在所不惜。
然而,繁华背后必有枯荣,在这场打着十来年“素质教育”旗号却做着“应试教育”的今天,“成果”和“恶果”却也在不断地得到显现。发生在前几年的大学校园内的恶性事件不说,就拿如今的我们来说最合适。上世纪初,我们这个年纪都经历过中考、高考,那年那月,只有考试接近于满分的人才能进入中专、大学,当时还没“扩招”一说,也就是说成绩差一点的只能在“独木桥”上挤下来,要么回家种地,要么外出打工。我们那时凭高分考进中专或大学一直到现在还“混”得好的可谓凤毛麟角,而更多的被“独木桥”挤下的同学,有很多的人在社会领域“榜上有名”。一句话,在学校学习成绩好的人,在社会中的能力不一定强;相反,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并不大好的人,在社会上的能力并不一定差!
相信上面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会有很多,在这里囿于字数限制不能一一举例。
结合今天的“漫画作文”,我还要“触类旁通”地谈一下具有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归根结底,我们的老祖宗做任何事,都讲究一个“中庸文化”,也就是说,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否则会物极必反。
对于我的孩子来说,作为家长的我对她的要求很简单,在学习成绩上,只要她尽心努力了,孩子的成绩即使不怎么好,我也不会责怪她;每年在寒暑假期,我还要尽可能地抽出一些时间,带着孩子出去游玩,沿途我还要给她讲解中国各地的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等,让她释放自己的本能,亲近大自然。在社会生活中,我也会要让孩子做一些洗衣、做饭、炒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她锻炼自己以后要独立生存的本能。如此而已,相信我的孩子哪怕没有上一所好大学,靠着她在成长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的“生活化训练”,我的孩子踏入社会后一定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雷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