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陶若恒 于 2010-5-27 19:06 编辑
花朝习俗,各地不一。人们在花朝节除了要游玩赏花、扑蝶、挑菜、官府出郊劝农之外,旧时一些地方还有女子剪彩花插头的习俗,如明代马中锡《宣府志》载:“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到了清代,花朝节又有“赏红”之俗,清顾禄《清嘉录·二月》“百花生日”条言:“(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清人张春华在其《沪城岁事衢歌》一诗中亦云:“春到花朝染碧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除此之外,这天的习俗还有采摘荠菜花戴在头上(相传可保一年不头痛),文人墨客宴饮赋诗,男女童蓄顶发,女孩穿耳洞等。 上海人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市人张花神灯,该灯通常以当地所产的可作伞面的半透明油纸糊成,上面刻着人物、花卉和鸟兽图案,形状有伞形、六角形等,故也称“凉伞灯”。出灯时用十番锣鼓,并有纸扎花枝、花篮,人们扮采茶女,杂沓而歌;后装台阁,小儿彩服乘坐。据清王韬《瀛□杂志》记载:“出灯多者,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或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不便出门的闺中女郎则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家食年糕,食后可以免腰疼,称为“撑腰糕”。 浙江湖州人以二月二日为花朝。人们于百花生日这天,在每个花盆中插上一杆三角小彩旗,以表达祝贺百花生日的意愿。当地人认为此日下种、移栽、嫁接花卉,存活率最高,故种花者纷纷在此日工作。少男女少女们则在这一天食用露天米饭,即先将饭菜混合,一起煮熟后食用。农家还要从野地里挖一些绵绒头草(学名佛耳草),拌入糯米粉中,做成汤圆,祭供于灶台,以祈求神灵保佑。人们还祈祷此日无雨,否则,有雨就连下十二天,于百花无益,于农事有碍。 南京人以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这天,人们剪彩绫为带,系于花枝上,举行悬彩赏红活动,并还要在花神庙系牲献乐,以祝花诞。 湖南人在花朝日,民间男女女满岁后畜顶发,十来岁的少男女少女畜鬓发,还在此日穿幼女耳。穿耳是为了将来喜庆时佩戴耳环。穿过耳的幼女被认为成年后会花容月貌,到老长命百岁。 东北人在花朝节这天,要为花神设置神位,用素菜祭祀花神,乞求花神保佑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九江人在花朝时,多举行婚礼,男女女蓄发冠笄,行成丁礼,仿古代仲春合男女女之爱的意思。 宜春人则有文雅气,在二月十五日花朝节这天采集百花,酣饮赋诗,谓“赏花”;弟子学徒们争相给师长敬酒,谓“花朝酒”。 山阳县岭南“下湖人”有在花朝节这天带小孩栽红椿树之举,传说此日植之椿木做成的家具,装粮虫不蛀,盛水不变馊。 旧时武汉人在二月十五日花朝节这天,多举行婚嫁事。幼女穿耳裹足,也多选此日。但旧俗今已不再有。今天,武汉人把农历二月二十九日至三月二日(与传统的百花生日的时间大致吻合)定为国际梅花艺术节,每年在东湖风景区的梅园举行。梅花是武汉的市花,东湖磨山梅园达300亩,品种达135种。在春寒料峭时,磨山梅园漫山遍野的梅花飞丹流彩,金钱绿萼、白须朱砂、单雪垂枝、彩皮垂枝等珍贵梅树,展示出“横、斜、疏、瘦”之韵,透发着阵阵幽香,使人流连忘返。艺术节以梅会友,以梅抒情,表现了“花朝节”新时代的内容。 在江西宁都客家族聚居地,自古至今花朝节有吃擂茶的习俗。这天吃擂茶是女人们聚会谈天,交流感情,庆贺花神生日的盛事。 在苏州,花朝日这天,人们要在虎丘花神庙前宰杀牲畜,祭祀花神,恭贺百花生日。这天清晨,寺院庙宇香烟缭绕,钟鼓齐鸣, 年轻的妇女们穿红戴绿,手捧鲜花来庙堂祈祷花卉繁茂、万紫千红。不少妇女还头插蓬叶,祝愿自己青春常在。因为民谚中有“蓬开先百草,戴了不老”的说法。这天夜里,人们要提着各种形状的“花神灯”,在花神庙附近游转,以延伸娱神活动。苏州人认为花朝宜晴,晴则百果结实。俗以木棉花为花王,以十二日为开花日,十三日为晾花日,十四日为收花日。谚云:“开花好不如晾花好,晾花好不如收获好。” 在河南,开封花朝之日是举行民间“扑蝶会”,优胜者可获大奖;洛阳是不管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花朝节这天都要到龙门石窟等处游玩,挑食野菜,品尝时鲜;商丘人则注重天气与丰收的关系,以花朝日之阴晴,占卜全年小麦与果菜的丰收。谚云:“有利无利,但看二月十二日。”这一天,切忌有雷雨。民谚曰:“雷打百花心,百样无收成。” 在广西龙州、宁明等地,青年男女女在花朝节这天,聚集平坝对歌,歌中必有歌颂百花仙子的内容,唱到情深意浓处,则互抛绣球,流连忘返。 花上花哟花上花,山川平坝开满花。 红花绿花金银花,笑迎一年四季春。 这是云南大理人在一年一度花朝节里所唱的歌。每年农历二月十四日,早起的人们将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各户把自家的盆裁花卉摆到大门口,各种花卉户户相连,连成条条花街,形成了座座花山。花巷花山,错落有致,整座城市成了花的海洋。这天,远近各村寨的青年们都身穿节日盛装,赶到大理城赏花觅知音。姑娘小伙们三五成群,兴致勃勃地穿行于花间,与整个花街溶为一体,构成了“人在花间游,花在人中笑,二者相媲美,难分谁更俏”的动人画面。年轻人借花朝节之机寻找意中人,他们在一起对歌跳舞,借花喻人,寻找佳偶。 世代居住在大理的白族人素有爱花的优良传统,享“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美誉。他们举办花朝节,传说是为了求得来年风调雨顺,能够适时播种和收获。如果花朝节期间恰遇风雨天,人们反倒格外的高兴,觉得花仙有灵,热情的人们会迎风起舞,冒雨欢歌,反映出白族人民健康的生活面貌。 赏花是生活中的一种雅兴,中国人在赏花方面所积累的民俗文化成果尤其丰富,旧时流行于各地城乡的花朝节赏花习俗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月仲春,正值芳菲盛开、绿枝红葩的时节,为花朝节的活动提供了繁丽丰硕的天然背景。这一天,花贩在出售莳花时,照例用红布条或红纸束缚花枝,许多种花人家亦将彩帛、红纸等悬挂在花枝上,谓之“赏红”或“护花”。众多的花农花贩及从事其他种植业的农民,于此日会集花神庙前,杀牲供果以祝神诞,或演戏文娱神,引得成群结队的游客前来观看,形成热闹的庙会场景。好事者或择园亭胜地举办类似今日花展的“斗花会”、“扑蝶会”,或于夜晚聚众提灯游行。 传统的花朝节如今已流变为更加绚丽夺目的时令性花市花展,群众性的赏花风潮往往经月不退,远远超过了古代的一日之期。但是,若追溯这一传统习俗的来历,竟是掩映迷离,令人看不清楚。 据《广群芳谱》所引《翰墨记》、《秦中岁时记》得知,过花朝节的习俗在唐代已经流行于长安、洛阳等地。《博异记》、《镇洋县志》还为其起源提供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唐朝天宝年间,有位名叫崔玄徽的花迷,远近闻名。某年二月之夜,一群百花之精幻变的艳丽女子入其花园,对他说本欲迎春怒放,可封姨(风神)出头阻挠,故请他帮忙解难。崔氏遵彼指教,置备彩帛,画日月星辰其上。二月二十一日(一说十二日)五更时分,他将彩帛悬于园中的花枝上。届时果然狂风大作,但枝上花卉有彩帛护持,一朵也没被吹落。喜爱花卉者争相仿效,因以成俗。由于悬彩护花的时间必须安排在五更,故称"花朝"(该传说在本节后面详细叙述)。 按上述解说,花朝应属追述崔玄徽悬彩护花的纪念性节日。但是自宋元以来的一些史地风俗来看,花朝却是庆贺花神诞辰的祭祀性节日,就是说悬彩花枝的意义并非护花,而是祝诞。如《铸鼎余闻》卷四引《昆山新阳合志》云:“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花神生日,各花卉俱赏红。”《清嘉录》云:“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虎丘花神庙击牲献乐以祝仙诞,谓之‘花朝’。”《清稗类钞·时令类》中也载有慈禧太后于花朝节之日到颐和园剪彩系花,观看“演花神庆寿事”的记述。 花,乃天地日月之精华,人类各民族无不爱花。世界各国几乎都有“国花”,也几乎都有“花神”崇拜的文化现象。中国作为花的国度,自然更少不了“花神”崇拜。中国历朝历代有很多关于“花神”的传说。虽说世界各地美丽的“花神”形象不一,寓意各异,但她为女性形象却是一致的。 在中国历史上,每逢“花朝节”,民间必然朝拜“花神”。 宋代大儒朱熹咏花神诗说:“便赋新诗留野客,更倾芳酒祭花神”。 明初顾禄的《桐桥倚棹录》载:虎丘有两座花神庙,旧庙在桐桥内,明洪武中建,“祀司花神像,神姓李,冥封永南王,旁列十二花神”。不过,这位永南王出典不明,流传也不远,名气甚至没有十二花神大。 清初尤侗《瑶宫花史传》载:杭州西湖畔的花神庙,建于清雍正年间,“祀湖山之神,傍列十二月花神及四时催花使者,无不钗飞钿舞,尽态极妍。相传湖山正神即李公自塑其像。”这位花神来历不明,而神像居然参照总督李某而塑,不知何意。“十二月花神”均塑为嫔姬模样,有点像康熙年间长洲尤侗描绘过的花仙:“头上百花髻,戴芙蓉冠,插瑟瑟钿朵,着金镂单丝锦榖,银泥五晕罗裙,鸳鸯袜,五色云霞履,妆束雅澹,神姿艳发,顾盼妩媚,不可描画。” 旧时吴越花农家还常供奉着花神的塑像。二月初二花神生辰,许多地方,农民都要聚集于花神庙内设供,以祝神禧。 由于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而古时又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故人们又把花朝节称为生殖崇拜的节日。中国古代的农耕、鱼猎全靠人力完成,人数越多,才越能显示出生产力的强盛。所以,在古代人们是希望子孙繁衍,人口众多的。 此外,还有人认为花朝节的由来与发展同佛教有密切关系。据明朝田汝成《熙朝乐事》载:“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盖花朝日事,世俗恒言……宋俗有扑蝶之戏,今虽不举,而寺院启涅盘会,谈孔雀经,拈香者麇至,犹其遗俗也。”可见花朝节与佛教的祭祀礼仪有关,赴会进香、祭神拜佛是节日期间的重要活动(钱国旗《佛教与中国岁时节日》)。为此,花朝节又归为宗教性节日了。 宗力、刘群所著的《中国民间诸神》有关于花神以及过花朝节习俗的专论。论者以为初民自然崇拜的内容之一,是植物崇拜,到“自然宗教进化至人为宗教以后,这类崇拜形式逐渐消亡。但万物有灵的观念未能彻底从人们头脑中铲除”,于是有花神信仰、花神生日的出现。此说言简意赅,确为精论,勾勒出自上古植物崇拜到花朝节习俗形成的逶迤足迹。但此说仍无法从史料中取证。这样,花朝节的来历问题,还是未能取得使人信服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