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陶若恒

阳逻在线推出新洲青年作家李少武新作《花朝风情》网络版

    [复制链接]

157

主题

169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991
经验值
314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9: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郑州

第二节 花朝节传奇故事




   
    一个具有戏剧性的节日,肯定会有一些美丽的传说。正是这些传说,才使花朝节具有极其神秘的魅力,以至流传千秋,范围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而成为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花朝节的民间传说很多,故事内容也多姿多彩,引人入胜。本书现摘录其中有代表性的四篇。
        
       一、悬彩护花传奇
      
       唐朝天宝年间,有个叫崔元徽的文人,性好栽培花卉,远近闻名。有一年早春二月的夜晚,崔氏正在自家花园里品茗赏花,忽见丫环领着一群容貌艳丽、体香扑鼻的女子前来谒见。崔氏忙起身相迎,那些女子一一自我介绍,有称李氏的,有称陶氏的,有称杨氏的,还有个玲珑小巧的姑娘,自称石氏,但大家都管她叫醋醋。
   崔元徽正欲问这些女子来此何干,醋醋先开口说:“有扰主人,要借此地与封姨相见。”崔氏忙叫丫环去端来坐具。大家刚在花丛前坐定,又来了一位明眸皓齿的少妇,众人都起身行礼,称她为封姨,交谈中透着恭敬。崔氏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美人聚在一起,急忙命令丫环送上酒菜果肴,要尽地主之谊。众人谢过之后,便把盏畅饮。封姨尤为放诞,高声谈笑,举止轻佻,一不小心碰翻了酒盅。那位醋醋姑娘正坐在她身边,一条大红云缎绣裙被酒水泼湿了一大片。崔元徽忙要唤丫环弄条干手巾来替她拭时,不意她粉面含怒,一下子站了起来,拂袖掉头便走。众女子相顾惊慌之际,那位封姨早已板起面孔,恨恨地说:“小婢子好生无礼!”说罢,一阵风儿似地离开了,一席夜宴不欢而散。
   第二天晚上,崔元徽又坐在花园里休憩,正想着昨夜的蹊跷事儿,那位醋醋姑娘自己跑来与他详说原委了。原来所谓李氏、陶氏、杨氏之类,全是李花、桃花、杨花这些春花之精,醋醋本人是石榴。她们要来人间花苑迎花怒放,可是风神出头阻挠,那位封姨就是风神的化形。花精们本想借崔元徽做东向封姨求情,没想醋醋年轻不谙世事,使小性子,反把事情搞僵了。如今众花精都埋怨她,她只好来求求崔元徽帮忙。
   “小生甘愿为姐姐效命,只是绵力无胜,不知该怎样帮忙?”崔元徽不胜惊讶地听她说完,焦急地询问。醋醋教他,先准备一些红颜色的彩帛,在帛上画好日月星辰等图形。到了二月二十一日五更时,将这些彩帛悬挂在园中的花枝上,便可帮助众花精度过难关。崔元徽依言行事,届时狂风大作,可是枝上花卉有了彩帛护持,一朵也没被吹落,这可真让崔氏看傻了。
    当夜,众花精又变成一群丽人来花园向崔元徽致谢,还各用衣袖兜了些花瓣劝他当场和水吞服。崔元徽因此活了一百岁,且年年今日,悬彩护花,最终登仙。这故事传开后,喜爱花卉的人争相仿效,慢慢地便形成为一种流传全国的习俗。由于悬彩护花的时间必须安排在五更,所以叫“花朝”;至于二月二十一日是如何变为各种日期的,大概就是花朝节因地而异缘故吧。
(摘自《博异志》)
二、“花神”传奇
盘古开天地创造了世界,秋收冬藏时,万物具备,只是无花。于是,盘古便拿出一包种子,殷切关照女儿说:“快把这些不同品种的花籽撒在大地,遍布人间,日后自会花开天下,群芳争妍……”女儿不敢怠慢,悉遵父命,精心培育。99天后,果然春暖花开。这一天,正是农历二月十二,盘古会心地微笑着封女儿为“花神”。因此:民间传说的“百花仙子”——“花神”就是盘古的女儿。
(摘自《常州晚报》200111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主题

169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991
经验值
314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9: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郑州

三、花朝奇事



  天上。
  太白金星急匆匆赶到灵霄宝殿,附到玉帝耳旁如此这般说了一番。玉帝频频颔首,脸色也渐渐凝重起来。太白说完站在一旁看着玉帝,等他示下,玉帝手捋胡须沉思不语。最后吩咐风云雷电、四海龙王、过海八仙同时在云空出现,宣布这个消息!   
  人间。
    一匹汗血宝马急驰而过。马上是一劲装男女子,那男女子一脸疲惫,却依然目露精光,显然身手不凡。劲装男女子好象有什么急事,跨下的宝马已是急驰如飞,那男女子却仍嫌马慢,不停地举起手中的马鞭向马屁股上打去。直打得那马“咴咴”嘶叫不停,一溜烟便跑个没影。   
皇城门外。
   劲装男女子飞身下马,把手中的缰绳丢给接马的将士,自己却施展出“凌波微步”的绝顶轻功向皇宫大内飞掠而去。   
御书房里。
   皇帝正在批阅奏折,劲装男女子不经通报直闯进来。皇帝却也并不怪罪,因为皇帝认识他,此乃皇帝的贴身内卫大统领。皇帝知道,如非重大事件,内卫统领不会如此。只见劲装男女子恭身一礼后,走到皇帝近前,低声地向皇帝说着什么。   
   那皇帝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听到劲装男女子的话却不禁一哆嗦,手中御笔应声掉在地上。“又到了这个日子,这可如何是好?今年该如何做呢?爱卿可有好主意?”皇帝颤声问道。   
   劲装男女子想了想,恭身回答:“象往年一样,此事在老百姓当中已传得沸沸扬扬,众说纷芸。关于此事何止有上千个版本。依臣看来,皇上不如……”劲装男女子低声地向皇帝说着。   
   皇帝点了点头:“依卿所奏,此事就交你去办吧!”   
   劲装男女子答应而去。   
   大城小镇,乡村农庄,百姓奔走相告,都在悄悄讨论着同一件事。一时间是满城风雨,举国皆惊。   
   一年一度花朝节到了。   
      天上,风云雷电、四海龙王、过海八仙出现空中。   
     人间,京城四门皆站满了高官要员,朝廷栋梁。万户皆空,百姓出现在城中的大街小巷。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只听得天上地上,神仙凡人共同喊出了一个声音:   
   “恭喜林姑娘芳辰华诞!”   
   “恭祝林姑娘芳华永驻!”
    “恭贺林姑娘芳菲永盛!”
    (摘自搜狐社区  红楼书话)
注:林姑娘指林黛玉。说来也是奇事一件,这黛玉出生在农历二月十二花朝节这天。那一日,姑苏城百花齐开,蔚为齐景,林府之空紫气缭绕,连微服私访至此的皇上也啧啧称叹不绝,笑说:“花朝本是百花生日,此时却百花齐开,莫非百花仙子精魂转世为人?若是如此,当是我朝之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主题

169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991
经验值
314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9: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郑州

四、“花仙”传奇



   大宋仁宗年间,江南平江府东门外长乐村中有位名为秋先的老者,他妻子亡故,膝下无儿女,因自幼酷好栽花种果,把田业都撇弃了,专于其事。日积月累,便建成了一个大花园。 秋先是个花痴,不仅对自己满园的花呵护备至,对他处的花木也常常流连忘返。   
    城中有一个名叫张委的宦家子弟,为人奸狡诡谲,残忍刻薄,常常和手下一班如狼似虎的奴仆及几个无赖子弟危害邻里。一日,他带了四五个家丁及恶少,游荡至秋公门前。秋公浇灌完盛开的牡丹,正于花前独酌,不想张委破门而入。一番寻衅滋事,最后竟把个好端端的花园践踏得只蕊不留,狼藉遍地,还意犹未足。   
    待风卷残云后,秋公走向前,望着满园的凋残零落,尘垢沾污,顿时凄然泪下。正哭之间,只听得背后有人叫道:“秋公为何恁般痛哭?”原来是一个女子,年约二八,姿容美丽,雅淡梳妆,他不认得是谁家之女。秋公将张委打花之事说出。那女子笑道:“我祖上传得个落花返枝的法术,屡试屡验。”按照她的要求,秋公取水出来,发现残花果然重上枝头,而且各种花瓣色彩掺杂,比以前更好看了。这件稀奇事很快就传到了好惹是生非的张委耳朵里,于是再次上门施展毒手摧花,还找借口给秋公套上了枷锁。   
    恶少们一直打砸到晚上,忽然卷起一阵风,化作一位姿容美丽的红衣女子。原来,她就是花仙,只见她长袖翻飞,掀起一股刺骨的冷风,将张委一伙像蝼蚁一样吹走。张委一头栽进了沼池……秋公也被花仙从牢狱中解救了出来。
(摘自冯梦龙的《灌园叟晚逢仙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主题

169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991
经验值
314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9: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郑州

第三节 现今流行的花朝节介绍



一、壮族花朝节
农历二月初二,是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花朝节。
   壮族花朝节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仙子的节日,传说她降生于这一天。百花仙子喜欢木棉树,因为木棉树长得挺拔粗壮,春来满树红花,鲜艳如火。所以,她常栖木棉树上,佑护大地百花灿烂,人间安宁。
   节日是选在有高大木棉树的地方过的。男女女青年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他们穿着民族盛装,怀揣五色糯饭、糍粑或粽子等食品,带上为情人而备的头巾、千针底新鞋等礼品,尤其不能少了精心绣制的绣球。青年们三五成群站在绿丛中,对山歌,赞情侣,夸对方,求连情,同时歌颂百花仙子的佳洁、美丽。唱到情深意醉,绣球便带着无限的柔情,像彩虹一样抛向自己的心上人。一时,绿丛中彩球飞舞,给歌场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夕阳时分,人们按照传统习俗,从四周把绣球向木棉树高枝抛去,于是一道道彩色的“闪电”,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抛掷过后,木棉树上彩球累累,宛如仙子霓裙。青年们用这样的方式祈求百花仙子降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主题

169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991
经验值
314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9: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郑州

二、旧街花朝节

本帖最后由 陶若恒 于 2010-5-27 19:29 编辑



   
1、发展历程简述
   据史志记载,新洲区旧街花朝节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庆福寺庙会,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庆福寺自建成起,每年农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天,总要举办庆贺花神生日的盛大庙会。四方信众云集到庆福寺,祭拜花神,祀神祝诞,乞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庙会期间还要举行悬彩赏红、游春扑蝶、花灯出巡、点花灯等活动,后来还发展到唱会戏。
   大别山南麓有一条流经旧街的小河,在蜿蜒十几公里的河畔建有三座古庙,自北往南依次为大庙、二庙、三庙,故人们称之为“三庙河”。三座古庙中的“大庙”就是“庆福寺”,因其坐落在旧街古镇,人称“旧街大庙”。每年庆福寺内有农历正月十五的“上元会”;二月十五的“花朝会”;二月十九的“娘娘会”;三月初三的“孤灯会”;三月十八的“圣帝会”;五月初五的“端阳会”;五月十五、十八的“龙灯会”……诸多庙会,月月有之,而最热闹的尤数花朝会了。
   庆福寺始建于南宋乾道至淳熙年间(1165年-1189年),宋朝时香火旺盛,远近闻名。元朝末年,庆福寺遭徐寿辉兵毁。明万历年间,佛教在旧街再度兴起,附近五十三个姓氏又合力出资,重建庆福寺,自此庆福寺亦名“五三公庙”。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庆福寺修建戏楼一座,其精工巧设,飞檐拱斗,极为壮观,压寨中诸古建筑。清咸丰三年(1853年),庆福寺再次遭兵毁,仅存戏楼大部与财神殿。光绪六年(1880年),村民复集资重修庆福寺。民国初年,庆福寺被破坏,1988年迁龙头山重建。
    庆福寺虽屡毁屡建,但它传统的花朝习俗却一直延续至今。旧街一带花朝节的早晨有吃汤圆的习惯,勤劳的人们盼望棉花收成好,就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天,用汤圆祭祀花神。因此,新洲民间流传有“汤圆大,棉花球子大”的说法。花朝节这天,吃过汤圆的善男女信女们,饱撑撑地结伴到庆福寺敬香礼拜花神,乞求神灵保佑农业丰收。     
庆福寺海会塔
    随着花朝庙会的日趋昌盛,赶会的人也日渐增多。花朝节期间,时值年节闲日结束,春耕备耕开始,有的群众不愿单纯地玩会,趁赴会之机,顺便带些手工制作的木器、竹器之类的产品出售,以增加收入。农民为了备耕,必然要添置农具,因此庙会上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就这样,花朝庙会增加了物质交流内容。后来,过往的客商和邻县黄冈、麻城、黄陂的商人,发现此举有利可图,每年也赶来参加庙会,这就是民间俗称的“赶会”。
   早先在旧街花朝庙会上卖的多半是一些竹、木类器具和字画、绣屏;明末清初,武汉、安徽、河南等地的商人也闻讯而来,他们带来的是受人们喜欢的铜、铁类制品;民国时期,江苏的绸缎、湖南的湘绣、江西的木耳和香菇等产品也运到旧街销售,使整个花朝会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庙会上游人如织,商贾如云,各种土特产品琳琅满目。由于卖货、买货和游玩的人数众多,会址不得不由大庙周围扩展到空旷的河滩和大街上。庙会期间搭台唱戏,玩打卖艺,热闹非凡;卖货摊、测字摊、算命摊、茶摊、小吃摊一应俱全。游人商贾各取所需,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全国解放后,新洲县成立,县人民政府把旧街传统的花朝庙会改名为“旧街物质交流会”,会期由农历二月十五一天延长为二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这对活跃新洲市场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旧街花朝会逐步摒弃了封建迷信成分,使之成为广大群众进行游乐和物资交流的盛会。因其生意越来越好,规模愈来愈大,影响也极其深远,以至与旧街相临的潘塘、徐古及张店三个集镇也仿而效之,依次在旧街花朝会前后时间举办物质交流,形成了二月初七、初八、初九潘塘,初十、十一、十二徐古,十八、十九、二十张店的花朝连会格局。虽然这三个集镇的物质交流跟旧街也是一样的盛况,但商品交易色彩更浓,没有旧街花朝会有特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旧街物质交流规模不断扩大,武汉、黄石、鄂州等城市的商业部门,也驱车运货前来赴会。自此,副食、布匹、图书、五金、生资、电器、小型农机具等商品,在交易会上占的比重相继增大。参加物质交流的客商和游人逐年增多,距交易会场方圆数里之地,可闻会上喧闹之声。
    借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从2003年起,旧街花朝节被新洲区人民政府更名为“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花朝文化旅游节”,并将会期延长为5天。名字变了,传统的花朝习俗没有变,它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加显示和发挥出来。现在的花朝文化旅游节,物质交易规模大大提升,市场吸引力和辐射力日益增强,各种民俗风情文艺表演节目更加繁多。赶会的鄂、豫、皖、湘、赣等省二十余县市的客商和游人如潮水般涌至,日进出会场人流量达12万人次,货物销售品种多达数千种,销售金额超过3000万元。纵览整个花朝会场,无一不透露着新洲浓厚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地 方文人特色,无一不彰显着旧街人民的精神风采和生活情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花朝节赶会的人如潮水涌至
    旧街花朝节自形成之日起,无论天灾战乱和社会变革,从未间断。1938年,日寇占领新洲后,实行“三光”暴行,旧街一带常遭日寇“扫荡”。花朝节临近,日寇严禁民间集会,但旧街人民不畏强暴,年年仍在河滩上举办花朝会。为防止日寇扫荡,他们设岗哨于刀楼寨,监视日军动向,并利用群众赶庙会之机,暗中从涨渡湖抗日根据地运送衣物、钱粮到抗战前线。
       1946年,国民党军队33师某营营长牛心志率部盘踞旧街,在旧街修筑三座碉堡,街周围全部布满铁丝网。为防止新四军混入,花朝节期间,不准赶会和做买卖的人进街,可人们在距旧街东北二里的枫树岗上,将货物摆满山岗,照样举办物资交流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长途贩运、小买小卖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革委会领导禁止群众举行物资交流会。但每到花朝会期,远远近近的人们仍风雨无阻地携带货物,不约而同地赴会交流。
   
1)、农贸交易极其繁荣
   花朝节期间,旧街几公里长的街道和几公里长的三庙河河滩上,帐篷千顶,商摊互连,依俗自发分成木器、竹器、铁器、生资电器、日用布匹、花卉苗木、耕牛畜禽等市场群落。
水车
    在这里,时光仿佛倒流,祖辈人生活的足迹明晰可见。花朝会上销售的既有手工制作的绣花布鞋、油布鞋、油纸伞、竹烟斗、木便桶、木踏板、木囤盆、木水桶、木粪桶、木饭桶、竹箩筐、竹笕篓、竹簸箕、竹筛子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锄头、扒锄、连枷、石磙、扬叉、木锨、风簸、刮板、秧扒、秧码、水车、铁锹、耖子、宰辊、薅扒等传统农业生产工具,还有山里的小吃火烧粑、面馍、花生糕、狗脚酥、炒米糖等。置身其中,你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地方风味,什么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花朝会上销售的现代农用产品及生活用品更是品种繁多,生意也极其火爆。既有各种大中小型农用机械、各种种子、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各种农副产品和药材、农药等,也有日用百货、衣服鞋帽、桌椅板凳、电器、布匹、文具、图书、光碟等生活文娱品,还有徐古蘑菇、汪集鸡汤、旧街茶叶、张店鱼面、陶河板鸭等新洲名优土特产。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花卉苗木的交易也逐年兴盛,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识到农副产品创收的重要性,积极购买花果林木。政府也大力扶持,印刷科学种植花树果木的小册子,免费分发给农民。
2)、娱乐功能逐步强化
    初期,庆福寺唱会戏、牌子锣鼓娱神助兴是花朝节群众赶会的一个重要娱乐项目。
   近代,因庙台毁坏,当地乡绅自己出钱,每年在河滩搭台唱戏,请民间剧团来演出楚剧、黄梅戏。河堤边也有不少民间艺人赶会送来皮影戏、武术、杂耍、踩高跷等传统民间活动,让赶会的群众充满了浓厚兴致。
民俗风情表演的帐篷一个连着一个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唱戏主要由政府和单位出钱筹备,更加注重演员的正规及演出质量,大多请的是省、市专业戏剧团体,戏剧的表演曲目也大大增加。
   改革开放后,众多的外地歌舞团、民间文艺团体也纷纷前来赶会,使整个花朝会场热闹非凡,充满了艺术情趣,吸引着不少当地及附近数十里的群众前来观看。
      2003年后,由新洲区人民政府出面组织,增加了开幕式和文艺表演活动,邀请省内著名的歌星和艺人,表演歌舞及曲艺节目。其中,湖北大鼓和乡间小调十分受欢迎。清早,人们便拥挤在舞台前等待观看。文艺表演结束后,便上演一周的戏剧。
   由此可见,花朝节的娱乐活动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更加注重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口味,让赶会群众欣赏到平日难得一见的高水准表演,一年的操劳此时也得以放松。人们在津津乐道回味花朝庙会的所见所闻中,期盼着来年有更精彩的文艺演曲。
3)、村民交往异常和谐
    花朝节期间,大大增加了妇女与人交流的机会。无论是本地还是附近周边县、市的乡村妇女,都结伴前往,老、中、青汇聚于庙会。有些平时较少上街的**在花朝会上碰到熟人,亲热得像姊妹一样,年轻的互结金兰,年老的则围在一起拉家常。此种交往,成了花朝会上最常见的景象。还有的妇女趁赶会之隙,走亲串友,省亲看女,共叙离别之情。在这有限的几天内,女性们终于有机会互诉衷肠,说东道西,说长道短了。她们在出家门前,都将自己精心打扮一番,这也是花朝会上见到的美丽妇女比平时多的缘故。
    花朝庙会更是许多年轻小伙的天堂,他们三五成群,在拥挤的人群中穿梭,想结识异性朋友。当地民间小调唱道:“树发芽,草返青,花朝赶集去相亲……”因此,花朝庙会的举办,为乡村年轻人的姻缘提供了许多机会。
  花朝节旧街街头车堵为患
    当然,花朝期间热闹的还有旧街街上居民及附近村民纷纷设宴款待宾客的场面。在花朝节前后几天里,家家杀鸡宰鸭,都以好菜好饭端上桌,甚至许多人家将过年的节日食品特地留一部分用作花朝节待客。当地居民以能请到客人为自己的荣耀,以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人缘交际的良好。自家的亲戚、朋友,临村的长辈甚至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凡是相熟的都会被邀请到家里作客。有的人甚至把在街上刚刚结识的人,也请到家中热情款待。这种风气,源于当地群众思想纯朴,善良好客。他们用一年的辛劳,换得可以体面待客,以此来充分展示自己的价值。
   3、政府领导重视
    旧街花朝节得以800余年不间断的流传发展,一是因为花朝市场成了当地居民及附近村民日常经济的重要补充;二是因为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花朝节的存在,不仅满足了当地群众的购买需要,而且也给民众提供了难得的旅游、休闲、娱乐机会,更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旧街花朝节由最初的花朝庙会,发展到花朝物质交流会,到如今的花朝文化旅游节,这一方面得益于当地政府的积极宣传、高度重视和合理引导,另一方面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致使它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演变,充满着朝气蓬勃的生命活力。花朝节的流传发展,不仅仅是庙会的市场,在当地已成为一种民俗习惯,成为一种节日文化。
   如今,旧街花朝节这一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已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保护、传承好这一民俗文化,使之更加繁荣兴盛,新洲区人民政府精心组织、合理引导,使现在的旧街花朝节成了一个集庙会、农耕会、小商品博览会、科技推介会、民间艺术展示会以及休闲、旅游、娱乐等于一体的多种形式组合而成的民风民俗“大观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主题

169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991
经验值
314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9: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郑州

三、成都花朝节

本帖最后由 陶若恒 于 2010-5-27 19:35 编辑


    成都历史上最有名的庙会活动当数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的青羊宫花会。按民间说法,这是朝贺百花仙子生日的“花朝节”,也是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
   在唐代,成都已有花市,其中又以青羊宫花市最大,所以“花朝节”到西边的青羊宫游春赏花就成为成都人的一个源远流长的习俗。而这期间,作为道观的青羊宫自有隆重的法事活动举行,于是赏花的人们也到观中拜祭老子,进香祈福,而参加法事活动的善男女信女们也游于花市。到后来,“庙会”、“花会”渐次合一,成为成都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春日盛会。
   庙会上,有捏泥人、面人的;有拉响簧、剪纸、倒糖人的;有卖猪油粑、糍粑、油果子、米花糖、鸡脚杆糖的;有做棕刷、编竹器、扎扫把、修锁、补锅的;还有变脸、吐火、搭棚唱戏的。曾一度隐伏于农耕文化遗风的种种手艺、玩意和小吃,此时仿佛在一夜之间又全都鲜活地转过身来,汇集一堂。满眼望去是熙来攘往的人群,而切身感受到的是热闹的气氛。庙会,实在给予了成都人太多的眼福、口福、乐子和温暖的记忆。
   起于唐时的青羊宫花市到明、清时,又增加了农副产品贸易,这使青羊宫花市规模更大了。至清代光绪年间,官府在青羊宫花市举办劝业会,扩大场地,延长会期,“青羊宫花会”正式命名。从花市到花会,其间的千百年来,庙会、花会、物质交流会同期进行。成都的风味小吃,各地的土特产品,各路的戏团和杂耍班子,以及来自城里郊外的如流人群,一时间,西郊的青羊宫是商贾云集,热闹异常。有《锦江花朝竹枝词》赞道:
东风吹暖艳阳晨,一路繁华景物新。
妾欲笑花花笑妾,大家颜色为争春。
   是的,本是宗教祭祀活动的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生长出繁茂的枝叶来,而成为一方百姓狂欢的盛会。不仅如此,成都不少独特的民俗也大多起源于庙会,或者衍变于庙会。所以说,庙会是成都社会风俗的一部百科全书。
   到了抗战时期的1938年至1945年,政府下令停办花会,但民众却依然相沿成习,每到二月,青羊宫至二仙庵,香会仍不间断。
    全国解放后,成都花朝庙会彻底销声匿迹,人们对“花朝节”这一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逐渐淡忘。过去,青羊宫花会的主会场是设在与青羊宫一墙之隔的二仙庵,如今的二仙庵已成为成都向市民免费开放的文化公园。虽事过境迁,但对“游赏之风胜于天下”的成都人而言,每年春天到此游春的习俗一如往昔。
    改革开放后,位于成都东郊成龙路旁的三圣乡,一直有种植鲜花的传统,属于全国十大花卉基地之一。该乡是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主,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旅游胜地。2008年花朝节这天,百余名汉服爱好者,穿着古代汉装,来到三圣乡一农庄游园赏光,猜花谜、赏红……
  四川经济日报200841日以《“花朝节”现身成都》为题报道:
        30日下午,阳光撒在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一农舍里,一群汉服爱好者正齐聚在这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花朝节”。农家的桃花树下,他们衣襟飘飘,宽袍大袖,鬓发云髻,像穿越时空的古人,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目光。汉服爱好者表现得怡然大方,一边进行着各种应节活动,一边向游人讲解节日相关知识。
   “赏花插鬓,踏青高歌,舞动花丛”,花朝节的传统游戏都被爱好者们搬到了成都的农家小院。谜语、藏钩、击壤、投壶等被身穿汉服的女生们活脱脱地演绎出来,四川传统交流会的爱好者为游人进行了击鼓传花,汉服展示等表演,来宣传传统文化。                               现场上,一位身着红色汉装的女孩手拿木箭,与同伴讲解着“投壶”游戏的技巧,一箭掷出,正好装进了地上的竹桶里,周围的游人都忍不住鼓起掌来。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玩的一种投掷游戏,在现实中难以见到。“花朝节”不断是一个游艺的盛会,爱好者们还专门制作了应节食品“花糕”,花糕虽制作简单,却不失精致。
成都花朝节活动图
    据了解,在成都,类似这样的汉服巡游活动已经展开了数十次。一年当中的传统节日可以成为爱好者们展示汉服风姿的机会,汉服爱好者们还自发成立了社团,定期组织文化交流活动。(记者:李燕)
四川天府早报200741 日以《穿汉服执折扇过“花朝节”》为题报道:
    头戴发簪、身穿汉服,脚着绣花鞋,手执纸折扇……完全一派古代汉人的标准行头。昨日,红砂村附近的一个休闲庄里,聚集了三四十名古代汉人装扮的柔女侠客们。千万别误以为是演员在拍电视剧,他们全是来自民间的汉服爱好者们,自发组织过传统节日——花朝节。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农历二月十五是民族传统节日“花朝节”。古时花朝节这天,人们游玩赏花,扑蝶挑菜,官府还要出郊劝农。但对于现代人而言,花朝节绝对是新鲜而陌生的。为了复兴传统节日,三四十名汉服爱好者们昨日聚在一起,游园赏花、蒸花糕、猜谜、采花插头、赏红、扑蝶、挑菜,完全按照古时的过节方式,一一不漏地重新体验了一回古人过节的乐趣。
    在活动现场,“古人们”无论是交流游玩,或是用膳饮酒,都十分注意古代汉人的礼节,一颦一笑都颇具古时汉人的味道。除此之外,参加活动的人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比如雨楼听月、绿珠儿、玄远等等。这一天大家都只能以江湖名字相称,以便更好地融入到节日氛围中去。
    活动引来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并留影纪念,甚至还有人是在公交车上看到他们后尾随而至的。市民曾女士说:“这种方式很好,不仅新鲜有趣,而且还宣传了这个已经被人遗忘的传统节日。”
    据了解,这些汉服爱好者中,最小的有中学生,最大的有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大都是通过网上交流蜀汉文化认识的。(早报实习记者:陈碧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主题

169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991
经验值
314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9: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郑州

四、宁波花朝节



   
宁波地区,少女们在花朝节这天,用绸缎缝制百花娘子布娃娃(内塞棉絮),祈祷像百花娘子一样美貌聪明,会绣百花。妇女则停止刺绣和针线活,烧香点烛膜拜供在桌上的绣花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主题

169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991
经验值
314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9: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郑州

五、白族花朝节


   大理山下的白族人民,则于农历二月十四举行“春会”,届时家家户户门前用盆栽花卉搭成“花山”,形成花山栉比的一条条“花街”。其景绚丽多彩,蔚为壮观。古城及城郊的居民身着盛装走出家门,到大理古城各条街道逛花街,赏花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2

主题

1万

回帖

17

精华

中级船长

放飞心灵

积分
29320
经验值
17406
QQ
发表于 2010-5-27 22: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新洲出名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5

主题

552

回帖

23

精华

大力水手

积分
5036
经验值
3679
发表于 2010-5-27 23: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湖北武汉
新洲真是人杰地灵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手机版|阳逻在线 ( 鄂ICP备09011060号-4|42011702000008 )

GMT+8, 2024-12-23 03:19 , Processed in 0.28018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