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朝节的复兴
踏青赏花,沐浴春光,是现代人比较喜欢的休闲方式。而鲜为人知的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里就有一个专为出游赏花而设计的节日——花朝节。 花朝节,多么美的一个名字,多么美的一个节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那些花儿从沉睡中醒来,展开自己优美的身姿,享受春日煦暖的阳光。 花朝节是传说中花神的节日,姹紫嫣红、芬芳四溢的花朝节,在古时曾经是一个盛大的节日。而现在,花朝节已经到了失传的边缘,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当代中国人莫说是过花朝节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连听都没听说过花朝节。 为了复兴花朝节,近两年,重庆、四川、福建、上海、广州、浙江等省市的部分地区纷纷掀起了过花朝节的热潮。 2008年,中国广州网以《“花朝盛会”在黄埔区绚丽上演》为题报道:
3月21日,中断百年的花朝节首次在第四届广州民俗文化节中重现,南海神庙绚丽上演“花朝盛会”。 20多位慕名而来的外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贵宾在黄埔区领导陈小钢、危伟汉、姚森隆、陈家飞、伍锦媚、夏培德、王淑平、李黎、袁顺珍、秦鉴洪、麦若青、宋建荣、龙莆尧等的陪同下,与黄埔民众一同喜过花朝节。 小朋友和“花仙子”表演拜花仪式
漫天的花瓣缓缓地滑落,犹如置身于无边无际的花海之中。黄埔乡民一早就换上了华丽的古代礼服,于南海神庙拜花祈福,参加各种庆贺“花神诞”活动,体验华夏特色的花神文化。几百名小朋友和“花仙子”一起为八方宾客表演精彩拜花仪式,祈求为黄埔民众带来吉祥如意、欢乐祥和。 二月花神杨贵妃、三月花神杨六郎、四月花神貂蝉、六月花神西施……十二花神齐聚南海神庙,呈现出一幕幕“花朝之梦”的人间仙境。这是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同学表演的中国古代仕女服装秀及彩绘创意节目,为传统的花朝盛会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感。 这一系列庆贺花朝节的盛宴为春天彩绘出万紫千红,为大地装点出流光溢彩,缤纷绚丽的场面令人惊诧:拟人化的鲜花烘托出古朝春色的美好景象,引动着缤纷炫风把大地染绿,带来了绿色希望。而各种色彩又荟萃出“花影缤纷,花团锦簇,花开蝶舞”的美好意象,重现古代“花朝盛会”热烈、祥和的场景。 拜花仪式结束后,还举行了“金婚”、“银婚”庆典。“花朝节”自古以来就是爱情的节日,30对金婚、银婚老人手牵手走过红地毯,从黄埔区领导手中接过馈赠的婚纱照,脸上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外国来宾也为金银婚夫妇送上了祝福,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 随后,来自德国、韩国、法国、比利时、瑞典、泰国等多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官员一行在英文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南海神庙,与黄埔乡民一起动手试做了“波罗鸡”和“波罗粽”。试做过程中,许多外国领事,纷纷为博大精深的波罗文化所折服。“yeah!”,来自喀麦隆的德国领事夫人成功完成一只波罗鸡的制作之后,向记者比出了 “V”的胜利手势。最后,外国领事和黄埔区领导在南海神庙内共进午餐,一同品尝口味正宗的“波罗粽”。 广州又名“花城”,南海神庙重新恢复“花朝节”活动,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入挖掘,大大增加了广州作为“花城”的文化意涵,对丰富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增强社会和谐因素等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浙江杭州,专家们建议恢复二月十五花朝节。杭州西城广场,今年矗立起了一座“花神”雕像。主体雕塑高9.9米,象征着九九归一,“花神”手持花篮天女散花,下面的6块浮雕,刻上代表12个月的花神和花名,整个花神像象征着平安吉祥、美满幸福。
尚未完工的“花神”塑像
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和西湖区西溪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在实地考察和参阅大量史料之后发现,古时农历二月十五为花朝节,而南宋时期,杭州的赏花、花艺特别兴盛。这一天,城内居民纷纷赶往郊外或城内各园游赏奇花异木。观赏之余,也会买几盒回去装点家园。其中有一处就是以花艺闻名的西马塍园圃,而古代的西马塍范围就是现在的西域广场一带。 西城广场是城西区目前最大的公共设施和地标性商业中心,在“两纵三横”的建设工程中,它被列入改造名单,而“花朝节”的历史由此融入到改造项目之内。以后,杭州市民就可以到西城广场去赶花集,看花展了。 福建花朝节活动
在重庆、四川、福建、上海,一群群汉服爱好者于花朝节之日,穿着古代色彩绚丽的汉装,到公园、郊外或花农的庄园里,踏青、赏花、做游戏、合影留念、举行祭拜花神仪式等活动,体验古人过花朝节的浪漫情怀,复兴中国传统的花朝佳节。
说起来也怪,我国普遍衰微的花朝节,在韩国、日本却十分流行,并且还很有意义。这不得不使我想起了端午节。一千多年前,从中国起源的端午节传到了韩国。从1967年开始,“江陵端午祭”就被韩国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与扶植。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准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而我国才于2009年5月将端午节正式向联合国“申遗”。 2006年春节前夕,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提出要保护春节等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他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而且是一种尊严。针对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他认为:“这既是中国文化的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尴尬。” 一些像花朝节这样的传统节日的衰微,不是因为节日本身太过陈旧,而是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而言,真正有用的永远是我们愿意并能够将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许多人误以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不浪漫,只是吃吃喝喝。其实,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懂得浪漫和诗意、非常富有生活情调的民族。我们的传统节日,其浪漫、优雅绝非西方的情人节可以比拟。花朝节的踏青、游春、赏花、扑蝶、赏红等活动,其情韵之悠长,心思之浪漫,根本不是西方情人节那种“玫瑰+烛光晚餐”的乏味、干瘪和俗套的样式所能比的。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是浪漫和温馨,而且它的人文积淀非常丰厚,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中华传统佳节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的人类文化遗产,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拥有象中国这样丰富多彩而又温馨美妙的岁时节日体系。复兴民族传统节日,再造伟大的中华节日文明,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复兴中国传统节日,防止民族文化流失,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要我们用手用心,积极探寻和实践一切复兴花朝节的思路与方法,在实践中去尝试,在生活中去检验,那么美好而富有浪漫情趣的花朝节就会在我们手中和时代生活中,真真切切地、凤凰涅磐地浴火重生!我们热切地呼吁同胞们一起共同努力,传承和发展华夏先祖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