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陶若恒

阳逻在线推出新洲青年作家李少武新作《花朝风情》网络版

    [复制链接]

147

主题

161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884
经验值
3126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3: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快速强力胶王
家有千千万,
终有破破烂。
从南方到北方,
每家都有破鞋好几双。
鞋子破了不用丢,
快速强力胶王帮你修。
皮鞋脱了胶,凉鞋断了底,
你不穿随手一甩,
买双新鞋要好几十块。
有钱的花天酒地,
没钱的打工种地。
卖强力胶王
你买支强力胶,
自己修,自己补,
自己吃一点点苦,
就能节省二百五。
它能粘粗,能粘细,
能粘轮胎不漏气。
(顾客:这胶水么样粘?)
你看这凉鞋断了底,
把这个胶水往上挤。
破口两个面,
只涂一个面,
胶水只能把一点点。
糖精多了苦,
味精多了甜,
胶水多了不相黏。
抹均匀,马上按,
要按半分钟,
两手才能松。
用手摸胶不粘手,
穿着鞋就可以走。
你看这拔也拔不断,
扯也扯不烂。
(顾客:我来扯试试。)
你扯开拔断,
我马上滚蛋。
长江后浪推前浪,
电灯总比油灯亮。
快速强力胶王,
101快,比502强。
无论金属、木材、塑料、橡胶……
它都能补都能粘,
一粘就牢,一粘就好,
十年二十年脱不了。
没难度,没技巧,
大人小孩都会搞。
(顾客:多少钱一支?)
一支两块钱,
两支三块钱,
你买一支胶水要用好多年。
补一次鞋胶水没用了,
用打火机把嘴口烧烧封好。
下次再用不用剪刀剪,
盖子后面有个针头把它扎个眼。
花朝会上走一走,
回家不要空着手。
买支胶水带回家,
方便你来方便他。
(顾客:一块钱一支卖不卖?)
小生意,利润低,
现在一块钱能买啥东西?
一块钱是小票,
把给叫花子他还不想要。
你不买,我不劝,
免得你回家落埋怨。
我赚点小钱笑呵呵,
回家老婆孩子还嫌赚得不多。
(顾客:我总怕这胶是假的。)
我今天卖假,
明天就要挨打。
你要怕这胶水是假货,
咱们面对面,现对现,
现场粘鞋做试验。
你别前怕狼后怕虎,
一转就是一上午。
买东西要买好,
讨老婆要找小。
你看这个凉鞋粘得好不好,
使劲扯扯就知晓。
真金不怕火来炼,
咱这强力胶王不怕当场做试验。
(顾客:算了算了,买两支。)
我把货,你把钱,
幸福的家庭一万年。
饺子模(二)
要想划得来,
请到这里来;
要想买好货,
请打这里过。
正品饺子模,
一块钱一个。
卖饺子模
饺子模,饺子器,
包出的饺子好满意。
就这么一轻轻一按,
饺子包得特好看;
就这么轻轻一挤,
包出的饺子好样的。
一秒加两秒,
一个饺子就包好。
简简单单,轻轻松松,
一锅饺几分钟包成功。
它又好看又好吃,
既美观又高级。
饺子不大不小,
个个都好。
吃早餐,吃夜宵,
人人都爱吃水饺。
饺子好吃饺馅香,
常吃饺子奔小康。
同志们随便挑,随便选,
一个饺子模只要一块钱。
一块钱吃不了亏,上不了当,
一年四季用得上。
饺子模,包饺子,
一块钱一个好便宜。
自己花钱,自己受益,
自己包漂亮饺子吃。
它既简单又方便,
既经济又实惠,
大人小孩一看就会。
省时省力又省钱,
买一个要用好多年。
走南方,闯北方,
想吃饺子它帮你忙。
老不欺,少不骗,
它的功效看得见。
一块钱不贵,
又不是什么高消费。
价格低,产品好,
各大商场超市买不到。
不要犹豫,不要徘徊,
犹豫徘徊什么东西也买不来。
错过了好时机,
买不到好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763

回帖

2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3309
经验值
2510
QQ
发表于 2010-5-29 07: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161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884
经验值
3126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7: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花朝节的复兴及花朝文化辐射出的花情愫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仙子的节日,谈到花朝节,不得不谈花朝文化中所辐射出的花情愫。中国人的花情愫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形成与发展随着国运和文化的兴衰而起落。全世界约有花卉三万种,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就有一两万种。故此,许多国家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爱花是中国人的传统,古往今来,人们或观赏花的姿韵,或体味花的芬芳,或品尝花的美味,更赋予其各自的文化韵味,每种花蕴含着不同的人格寓意。
如今,我们总是徜徉在浪漫的西洋节日里,却忘了许多浪漫美好的东西曾经属于自己;当大家在花丛中陶醉的时候,却忘了传统节日里最有浪漫气息的花朝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161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884
经验值
3126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7: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花朝节——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西方国家把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为情人节。这个浪漫的节日,令国内许多年轻人羡慕不已,他们纷纷仿而效之,在此日向情人、恋人赠送玫瑰花及礼品,以表达爱慕之情。但该节并没有形成气候,主要是商家炒作,每年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农历七月七日是“七夕节”,也称“乞巧节”、“女儿节”。根据传说,此日是牛郎、织女天河鹊桥相会之日。有人说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因此,许多年轻人建议将这一天定为中国的情人节。我认为,这样的节日有啥浪漫之气?试想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果你与情人每年只能在这一日相会一次,见后两相惜别,依依不舍,你感觉浪漫吗?即使这一天浪漫了,你一年的爱情生活怎样过呢?所以,七夕节虽然与成年人的爱情有关(牛郎和织女是已经结过婚的夫妻),但它是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不适合做中国的情人节。
    其实,根据相关典籍记载,历史悠久、具有浪漫气质、文化底蕴丰厚、至今仍有活的文化遗存的花朝节,就是中国本土的情人节。
   《周礼·地官·媒氏》记载:“以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意思是说,在仲春之月的社祭或社会上,鼓励民间男女女恋爱自由,“奔者不禁”。凡是未婚的男女女都必须参加这种活动,对于无故不执行命令的,还要“罚之”。可见,此规定已经写进了官方的命令性文件。《周礼》的成书年代问题至今没有定论,众说纷纭,但最起码也有两千三百年以上的历史。看来,2000多年前年轻人的爱情生活不仅自由奔放,而且受到政府的关心。这里面的“仲春”是什么时候呢?就是农历二月,是古时候青年男女女自由恋爱、“奔者不禁”的季节。
    东汉张衡(78139)《归田赋》曰:“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三国魏人曹植(192232)曾作《节游赋》云,“仲春之月百卉丛生,萋萋霭霭翠叶朱茎,竹林青葱,珍果含荣。感气运之和顺,乐时泽之有成。”看来,“百卉丛生”的“仲春令月”中明确存在一个“节”。那这个“节”是什么“节”呢?
    梁·昭明太子(萧统)《锦带书》中载:“节应佳晨,时登令月。和风拂煦,淑气浮空。走野马于桃源,飞少女于李径。花明丽日,光浮窦氏之机,鸟弄芳园,韵响王乔之管。”萧统的弟弟萧绎(梁元帝,552554年在位)则在《别诗》中明确说“昆明夜月光如练,上林朝花色如霰。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今不见?”诗中的“花朝”就是指“百卉丛生”的“仲春令月”中明确存在的“节”,也就是“花朝节”。其后,隋·陈子良的《隋新城郡东曹掾萧平仲诔》中有:“花朝月夜,置酒题篇”;唐·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司空图的《早春》中有:“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其中的“花朝”均指“花朝节”。
    宋·吴自牧《梦梁录·二月望》(1274)记载:“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花朝节的日期是农历二月十五日,大多数文献记载亦与此相同。但也有少数文献记载的花朝节日期与此有异。南宋·杨万里《诚斋诗话》言“东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翰墨记》谓“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这就是本书第一章中所述的花朝节日期因地而异之缘故。
    有一个成语叫“花朝月夕”,与花朝节有关,指良辰美景。《旧唐书·罗威传》云“(威)招纳文人,聚书至万卷。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又《崔咸传》云“(咸)尤长于歌诗,或风景晴明,花朝月夕,朗吟意惬,必凄怆沾襟,旨趣高奇,名流嗟挹”。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记载,“二月二日,士女皆戴篷叶。谚云:‘蓬开先百草,戴了春不老’。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为花朝,八月为月夕也。”这段文字解释了“花朝月夕”成语的由来。不过,在使用中也有变样的,如“花朝月夜”、“月夕花朝”、“花晨月夕”、“雪朝月夕”等。
    云南大理人在一年一度的花朝节这天,远近各村寨的青年们都身穿节日盛装,赶到大理城赏花觅知音。姑娘小伙们三五成群,兴致勃勃地穿行于花间。他们在一起对歌跳舞,借花喻人,寻找佳偶。
    在广西宁明、龙州一带,花朝节这天,青年男女女们穿着民族盛装,带上为情人精心绣制的绣球,到有高大木棉树的绿丛中对山歌、赞情侣、夸对方、求连情,唱到情深意浓时,便把绣花鞋球抛向自己的心上人。
    在具有800余年花朝节历史的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花朝庙会上自古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树发芽,草返青,花朝赶集去相亲。看大戏,瞧杂耍,烧香许愿求仙卦。吃面馍,切蒸糕,米粑油果尝个够。买副犁,买把镰,逛过庙会好下田。”就是说花朝庙会上不仅可以烧香许愿、买小吃、买农具,还可以谈恋爱。
   花朝会上一对年轻男女女亲切交谈

    由此可见,花朝节是来自于古代人民生活中的一个传统节日,是谈情说爱、释放爱情的季节,即“中国的情人节”。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花朝节逐渐演变成了集爱情、娱乐、物资交流等于一体的人民群众喜爱的节日。

附:中国十大名花古诗欣赏

梅花——花中君子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161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884
经验值
3126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7: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兰花——天下第一香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杜鹃花——花中西施
  白居易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是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桂花——九里飘香
  杨万里

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河入月宫。
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樨风。







山茶花——花中珍品
  白居易

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光一道映朝霞。
飘香送艳春多少,犹如真红耐久花






荷花——花中仙子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菊花——花中君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牡丹——花中之王
  刘禹锦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在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水仙——凌波仙子
佚名

娉婷玉立碧水间,倩影相顾堪自怜。
只因无意缘尘土,春衫单薄不胜寒。







月季——花中皇后
   韩绮

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疏怨晚丛。
  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161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884
经验值
3126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7: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花朝节的复兴及方案设想



一、花朝节的复兴

踏青赏花,沐浴春光,是现代人比较喜欢的休闲方式。而鲜为人知的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里就有一个专为出游赏花而设计的节日——花朝节。
花朝节,多么美的一个名字,多么美的一个节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那些花儿从沉睡中醒来,展开自己优美的身姿,享受春日煦暖的阳光。
花朝节是传说中花神的节日,姹紫嫣红、芬芳四溢的花朝节,在古时曾经是一个盛大的节日。而现在,花朝节已经到了失传的边缘,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当代中国人莫说是过花朝节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连听都没听说过花朝节。
为了复兴花朝节,近两年,重庆、四川、福建、上海、广州、浙江等省市的部分地区纷纷掀起了过花朝节的热潮。
2008年,中国广州网以《“花朝盛会”在黄埔区绚丽上演》为题报道:

321日,中断百年的花朝节首次在第四届广州民俗文化节中重现,南海神庙绚丽上演“花朝盛会”。 20多位慕名而来的外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贵宾在黄埔区领导陈小钢、危伟汉、姚森隆、陈家飞、伍锦媚、夏培德、王淑平、李黎、袁顺珍、秦鉴洪、麦若青、宋建荣、龙莆尧等的陪同下,与黄埔民众一同喜过花朝节。
小朋友和“花仙子”表演拜花仪式

漫天的花瓣缓缓地滑落,犹如置身于无边无际的花海之中。黄埔乡民一早就换上了华丽的古代礼服,于南海神庙拜花祈福,参加各种庆贺“花神诞”活动,体验华夏特色的花神文化。几百名小朋友和“花仙子”一起为八方宾客表演精彩拜花仪式,祈求为黄埔民众带来吉祥如意、欢乐祥和。
二月花神杨贵妃、三月花神杨六郎、四月花神貂蝉、六月花神西施……十二花神齐聚南海神庙,呈现出一幕幕“花朝之梦”的人间仙境。这是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同学表演的中国古代仕女服装秀及彩绘创意节目,为传统的花朝盛会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感。
这一系列庆贺花朝节的盛宴为春天彩绘出万紫千红,为大地装点出流光溢彩,缤纷绚丽的场面令人惊诧:拟人化的鲜花烘托出古朝春色的美好景象,引动着缤纷炫风把大地染绿,带来了绿色希望。而各种色彩又荟萃出“花影缤纷,花团锦簇,花开蝶舞”的美好意象,重现古代“花朝盛会”热烈、祥和的场景。
拜花仪式结束后,还举行了“金婚”、“银婚”庆典。“花朝节”自古以来就是爱情的节日,30对金婚、银婚老人手牵手走过红地毯,从黄埔区领导手中接过馈赠的婚纱照,脸上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外国来宾也为金银婚夫妇送上了祝福,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
随后,来自德国、韩国、法国、比利时、瑞典、泰国等多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官员一行在英文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南海神庙,与黄埔乡民一起动手试做了“波罗鸡”和“波罗粽”。试做过程中,许多外国领事,纷纷为博大精深的波罗文化所折服。“yeah!”,来自喀麦隆的德国领事夫人成功完成一只波罗鸡的制作之后,向记者比出了 V”的胜利手势。最后,外国领事和黄埔区领导在南海神庙内共进午餐,一同品尝口味正宗的“波罗粽”。
广州又名“花城”,南海神庙重新恢复“花朝节”活动,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入挖掘,大大增加了广州作为“花城”的文化意涵,对丰富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增强社会和谐因素等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浙江杭州,专家们建议恢复二月十五花朝节。杭州西城广场,今年矗立起了一座“花神”雕像。主体雕塑高9.9米,象征着九九归一,“花神”手持花篮天女散花,下面的6块浮雕,刻上代表12个月的花神和花名,整个花神像象征着平安吉祥、美满幸福。
尚未完工的“花神”塑像

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和西湖区西溪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在实地考察和参阅大量史料之后发现,古时农历二月十五为花朝节,而南宋时期,杭州的赏花、花艺特别兴盛。这一天,城内居民纷纷赶往郊外或城内各园游赏奇花异木。观赏之余,也会买几盒回去装点家园。其中有一处就是以花艺闻名的西马塍园圃,而古代的西马塍范围就是现在的西域广场一带。
西城广场是城西区目前最大的公共设施和地标性商业中心,在“两纵三横”的建设工程中,它被列入改造名单,而“花朝节”的历史由此融入到改造项目之内。以后,杭州市民就可以到西城广场去赶花集,看花展了。
福建花朝节活动

在重庆、四川、福建、上海,一群群汉服爱好者于花朝节之日,穿着古代色彩绚丽的汉装,到公园、郊外或花农的庄园里,踏青、赏花、做游戏、合影留念、举行祭拜花神仪式等活动,体验古人过花朝节的浪漫情怀,复兴中国传统的花朝佳节。
说起来也怪,我国普遍衰微的花朝节,在韩国、日本却十分流行,并且还很有意义。这不得不使我想起了端午节。一千多年前,从中国起源的端午节传到了韩国。从1967年开始,“江陵端午祭”就被韩国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与扶植。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准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而我国才于20095月将端午节正式向联合国“申遗”。
2006年春节前夕,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提出要保护春节等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他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而且是一种尊严。针对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他认为:“这既是中国文化的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尴尬。”
一些像花朝节这样的传统节日的衰微,不是因为节日本身太过陈旧,而是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而言,真正有用的永远是我们愿意并能够将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许多人误以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不浪漫,只是吃吃喝喝。其实,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懂得浪漫和诗意、非常富有生活情调的民族。我们的传统节日,其浪漫、优雅绝非西方的情人节可以比拟。花朝节的踏青、游春、赏花、扑蝶、赏红等活动,其情韵之悠长,心思之浪漫,根本不是西方情人节那种“玫瑰+烛光晚餐”的乏味、干瘪和俗套的样式所能比的。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是浪漫和温馨,而且它的人文积淀非常丰厚,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中华传统佳节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的人类文化遗产,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拥有象中国这样丰富多彩而又温馨美妙的岁时节日体系。复兴民族传统节日,再造伟大的中华节日文明,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复兴中国传统节日,防止民族文化流失,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要我们用手用心,积极探寻和实践一切复兴花朝节的思路与方法,在实践中去尝试,在生活中去检验,那么美好而富有浪漫情趣的花朝节就会在我们手中和时代生活中,真真切切地、凤凰涅磐地浴火重生!我们热切地呼吁同胞们一起共同努力,传承和发展华夏先祖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161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884
经验值
3126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7: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花朝节的复兴意义




   
    热爱花的民族多是热爱美和生活的民族。作为农耕民族,我们历来对大地上生长的植物有着深厚的感情,自《诗经》、《楚辞》起,后世诗文便与花草有着不解之缘。陆毛著有《花经》,而他本人也因此位列花仙,正如陆羽因《茶经》被奉为茶圣一样。我们自小就开始吟诵“一树梨花落晚风”、“一枝红艳露凝香”……正是这些彩英,中华文化氤氲出淡淡的幽香。
    花朝节寄予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春日、生命、绿色的亲近和渴望。作家刘心武这样倡议:“我建议北京人恢复这艳丽芬芳的‘花朝节’,这应该是一个老少咸宜的节日。花王诞辰,多么浪漫的想象!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给贾宝玉起过‘绛洞花王’的绰号,他还写到,在芒种节那天,恰逢一个‘饯花节’,春来是‘花朝’,春去要饯行,热爱春天,珍惜春天,送春归待春回,这里面有多么丰富的内涵,多么浓酽的诗意!” 
    在传统佳节普遍式微的今天,花朝节在本土已经大大退化缩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青少年对花朝节这一名词感到陌生。因此,对于一个热爱花的国度,复兴花朝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161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884
经验值
3126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7: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花朝节复兴方案设想




   
1、重拾古代女子的簪花之俗
   在古代,无论贫富,鲜花都是女子最常用的发饰。时令鲜花栖于云鬓,该是怎样一种意态?那种娇俏生动,不是今天的水钻+树脂+金属发饰可及的。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花之美是女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没有比簪花更能烘托汉服之美的了,也没有比汉服更适合簪花的服饰了。古时发间千万朵,如今识花有几人?西方式的职业套装,西方式的休闲服饰,成了当今中国女性几乎唯一的服饰特征。消弥了东方女性特有的美,远去了华夏衣饰迷离的芬芳,作为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衣饰风俗,簪花已经离开我们太久,何不从花朝开始,让中国女子重新亲近和濡染霓裳与鲜花带来的意境呢?
    可作簪花之用的鲜花品种有很多,花朝日的时令鲜花也不少,虽说花卉没有国界,但每种文化中有不同的花情结。花朝节最合适的花卉自然是牡丹与芍药,不过,遗憾的是,当前的花市仍旧是西方特色花卉大行其道。

2、祭花神、赏红、扑蝶、游春
    在还孑遗花神庙的地区,人们可以穿上传统礼服,参加花神庙的各种庆贺仙诞活动,体验华夏特色的花神文化;其他地区则可以盛装偕同亲友来到野外,开展别开生面的花朝游春活动。如:扑蝶会、摘野菜、赏花赋诗、踏青赏春……这天的吉祥花卉是中国传统的花王牡丹和花后芍药。

李安忠《晴春蝶戏图》
3、蒸百花糕、饮百花酒
   百花糕是花朝佳节中非常有特色的应景食品,而且花粉类食物对人的健康很有好处。采摘新鲜的花瓣,和着糯米粉,与家人一起动手制作,将更有节日的气氛。做好后,邻里之间可以互相赠送。
   据说,百花糕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的发明。有一年的花朝节,武则天率众位宫女游园赏花。她看到那些千娇百媚、争奇斗艳的花儿,突发奇想,让宫女们采集各种花朵,回宫之后和米捣碎,蒸制成香糯可口的糕点——百花糕。以后,每逢花朝节武则天总要把百花糕作为礼物赏赐给大臣们。
饮百花酒

   百花酒是江苏的特产,一种产于镇江,梁代《舆地志》中述:“镇江出酒,号曰‘京清’,黄者为‘百花’,黑者为‘墨露’。”民间歌赞此酒:百花酒香傲百花,万家举杯誉万家,酒香好似花上露,色泽犹如洞中春。我国古典名著《镜花缘》中也有关于镇江百花酒的记载。现在此酒名为“恒顺老酒”;另一种产于丹阳,古名叫曲阿(丹阳古名)百花酒,有许多品种,如“十里香”、“玉乳浆”、“宫酒”、“状元红”等等。此酒还附带一个足以拍电影的神话传说,不知道《神话》创作的灵感是否与之有关。相传隋炀帝曾命高丽国进贡美女。高丽国便派使节送来美女阿姬和百花,乘船渡黄海入长江,直驶扬州。当船行到丹阳江面,恰遇丹阳练湖水神赴宴归来。水神见了阿姬,有心娶她为妻,又听说隋炀帝要阿姬做妃子,就变作隋炀帝模样,前去试探,还去东海龙王处带了百坛仙酒作为礼品。阿姬恨透了隋炀帝,宁死不从,跳进了江水。水神非常高兴,他让高丽使节和水手们上岸,然后作法把大船掀翻,好让他们对隋炀帝有一个交待。最后水神带着阿姬,乘坐龙鸟,隐没在江水之中。那条沉船上的仙酒和百花,顺着新丰河飘流到花乡丹阳。乡民们把百花捞起沤田,种出的稻米色泽红润,香气扑鼻。人们就用这米和水酿出了曲阿百花酒。

4、以花赠友,让我们重新认识礼物的意义。   
  “涉水采芙蓉,兰泽有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自古鲜花就是馈赠佳品,寄托了馈赠者的情意。南北朝时期的陆凯,曾从江南寄了一枝梅花给长安的范晔,并题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古人的往来之礼往往比今人更真切。当我们不明所以就嘲笑古人的繁文缛节时,岂不知,真正的虚伪和繁复到底是谁?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放下那些沉甸甸的意图,让这大自然美的使者传递单纯真切的心意呢?   

春日花海图
   购买各种花卉,献与恋人、家人、亲朋好友;亲友着汉服、礼服,相互赠花、拜访;开辟园圃,种植各种花卉植物。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花朝节日活动。
  
5、举行插花活动,重温华夏传统艺术
    插花,也是花朝节的传统习俗。我国插花的习俗已经很久远了,久远到足已让现代人遗忘。我国花的品种众多,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花的民族,花可入画,可入诗,可酿酒,可做茶,可以簪于头,也可以插入盆。
    古时,点茶、挂画、燃香和插花合称“四艺”。然而,现在的插花技艺受西方和日本的影响比较大。实际上,我们在学习他们成熟的插花艺术的同时,完全可以从古籍中揣摩本土的插花技艺。袁宏道在《瓶史》中用非常简练的语言,阐明了中国传统插花的真谛,也蕴涵了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和生活哲学。书中道:“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置瓶忌两对一律,忌成行成列,忌以绳束缚。夫花之所谓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如子瞻之文随意断续,青莲之诗不拘对偶,此真整齐也。若夫枝叶相当,红白相配,此省曹墀下树,墓门华表也。恶得为整齐哉?
插花艺术有助于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花朝节举行插花活动,意义非同一般。
6、植树栽花,与当今的绿色环保行动结合   
    实际上,花朝节距离植树节常常会靠近,比如,2006年的花朝(按照二月十五算)就在植树节后两天。这样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宣传保护自然、亲近自然的绿色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161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884
经验值
3126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7: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网友对花朝节及花朝节复兴的看法



   
第一次听说有个花朝节,真长见识了!
圆梦
2008524

中国的传统节日——花朝节,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哦!
依依
2008317日 

节日不在什么提倡不提倡,大家过起来就是了。如果你有时间,如果你有经济,那你可以过自己的节日。如果提倡则要靠商业运作了。
但这样美丽的节日,还是过的好。
快餐盼望
200632

第一次听说花朝节,呼吁恢复中国传统节日,守住我们的文化阵地!
丁丁幸福记
200631

早前高中读古文就喜欢花朝节了,强烈呼吁恢复这古老的节日!
神寂
2006312

花朝节,美丽而浪漫的中国传统节日。大家请留心身边吧,花朝节前后各地都会开展很多的花朝节复兴活动哦!呵呵,等待这份美丽!
最爱阿九
2006312

花朝节,第一次知道。
融化空气的青鸟
2006312

真的希望中国传统的花朝文化能幸存下来并发扬光大。
冰蓝
2006312

原来我们中国有个花朝节啊,第一次听说,长见识了!
剑指神州
2006312

我建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文化遗产保护——花朝节。一定要快哈!
形影浪人
200631

好喜欢花朝节,热烈同意恢复花朝节!
云淡风轻四月天
2006313

支持,恢复花朝节传统文化。
都说是马甲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建议申请花朝节文化遗产保护。
Kuangjiao

花朝节,古人比我们更有闲情雅致。
谁也活不过一棵树


她在丛中笑!
花朝节——给了我们春天的味道。
布衣长剑

花朝节,好浪漫的节日呀!我要去采花。
倾城颜开

支持中国传统文化花朝节!
肖帮的夜曲

花朝节——美丽的花朵,美丽的节日!
最爱阿九

游春观花,花朝节——中国人最浪漫了。鄙视洋节日!
白马君候

神奇的节日,美丽的花朝!
Pilyboy

南方人都过花朝节,小时候这天是女孩们赏花、染指甲、穿耳洞的日子,花神像看着我们,一切都和美有关。现在不在家,真是想念。
墙头唤酒

花朝节我喜欢!
小卦

呼吁国家像对待端午节申遗一样,对待我们这么浪漫的花朝节,复兴华夏文明,
Lxss

听听,偶然第一次听说花朝节。记下了!
Kitty丫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1611

回帖

21

精华

见习船长

积分
4884
经验值
3126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7: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一:十二月花神传说




   

一月梅花:
一说是北宋诗人林逋,他终生无官、无妻、无子,隐居西湖孤山,植梅为妻,畜鹤为子。他咏梅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誉为神来之笔。一说是明代戏曲牡丹亭中柳梦梅,在梦中,他在梅花树下遇见为情而死的杜丽娘,其后杜丽娘还魂与柳梦梅相结合,成就一段曲折姻缘。
  
二月杏花:
一说是燧人氏,他教人取杏之火煮食。一说杨玉环,安禄山之乱平息后,玄宗欲葬贵妃,但见马嵬坡下一林杏花,故后人以杨玉环为杏花花神。
  
三月桃花:
一说是北宋杨家将之一的杨延昭,他守边二十年,屡破契丹军。可能是他抵御外寇就像桃木之能驱逐凶祸一样,故获封为桃花花神。一说为唐朝诗人崔护,因为他曾写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名句。还有一说是皮日休,他专门写了一篇《桃花赋》,赞扬桃花为“艳中之艳,花中之花”,并以古代许多美人作比拟,使人见了桃花,便不由自主地兴起“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联想。
 
四月牡丹:
一说为唐代诗仙李白,他曾写下多首牡丹诗。一说是欧阳修,他曾遍历洛阳城中19个花园,寻赏牡丹佳品。他的《洛阳牡丹记》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牡丹的专著,他推宠牡丹“尤为天下奇”。
  
五月石榴:
一说为从西域取回石榴的张骞。一说为钟馗,因石榴花开时正是端午,每家都贴钟馗以避邪,于是石榴花和钟馗拉上关系。还有一说是江淹,他作《石榴颂》说:“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照烈泉石,芳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改。”

六月荷花:
一说为西施曾在苏州锦帆泾留下采莲的故迹。一说是周濂溪,他的《爱莲说》一文,高度赞美其品格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誉其为“百花中惟此独灵”的花卉。
  
七月玉簪花:
据说是汉武帝宠幸的李夫人,因为她平时常插一朵玉簪花于鬓旁。
  
八月桂花:
一说是五代的窦禹钧,他教子有方,五个儿子皆为达官显臣,故他们父子被誉为“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另一说为西晋荆州刺史石崇的爱妻绿珠,她善吹笛而貌美。赵王司马伦的同党孙秀曾想夺绿珠为妻,致石崇为赵王所杀,绿珠堕楼殉情。人们以桂花之散落喻绿珠,并封她为桂花花神。还有一说是洪适,他对桂花情深意切,咏诗道:“风流直欲与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

九月菊花:
据说为陶渊明。这位东晋田园诗人弃官归隐后,以种菊写诗自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千古名句。他是第一位颂扬菊花为“霜下杰”的人。以这位高节的隐士作为花之隐逸者的代表,最是恰当不过。
  
十月兰花:
据说为战国时代楚国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曾以兰蕙自喻,还亲手在家“滋兰九畹,树蕙百亩”。他赞兰“幽而有芳”,并经常佩戴兰花,把爱国热忱寄情兰花。他深爱国家,但见朝政腐败,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而投汨罗江自尽。   
兰花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上帝有七个非常漂亮的女儿,当她们知道人间某个富翁家里有种满奇花异卉的花园之后,每天下午沐浴完,便趁着父母亲不注意之际,穿着长长的睡袍和美丽的拖鞋,偷偷地溜到富翁的花园里玩耍,直到天帝要关上天门时,才匆匆地赶回天庭。
     最初,花园中盛开的百花和碧绿的小草,都展开笑颜迎接这些漂亮的仙女,而七位仙女也尽情地欣赏美景和玩乐,彼此相处愉快。渐渐地,她们便露出顽皮的本性,在花园里捉迷藏,蹦蹦跳跳,花草被她们践踏得垂头丧气,很是生气。
     一天,花草们趁最小的仙女不注意时,故意将她绊倒,且将她的拖鞋藏在兰花的怀里,伪装成花瓣。仙女们遍寻不着,不得不在天门关闭之前赶回。
     回到天庭,在母亲的追问下,他们终于道出了实情,也因此被禁止下凡人间,花园里的花草从此恢复生机。
     至于小仙女的拖鞋,则始终留在兰花的花瓣上,且逐渐变成了有趣的拖鞋兰。

十一月水仙:
一说指洛神。由于水仙花生于水边,其姿态飘逸清雅,有若凌波仙子,所以人们以洛神为水仙花神。另一说为高似孙,他的水仙花前赋后赋,洋洋千余言,将水仙花描绘得十分美丽可爱,他以水仙花寄托爱情,直把水仙神化了。

十二月腊梅:
据说是宋代的苏东坡及黄庭坚。因为他们倡议将黄梅改称为腊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免责声明|手机版|阳逻在线 ( 鄂ICP备09011060号-4|42011702000008 )

GMT+8, 2025-4-4 02:01 , Processed in 0.346675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