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10 18:38: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江北30年?这脸拍拍打的……
新洲对接江南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省政府的重点在武汉东南方,而不在西北角。看来省里明着和市里是对着干啊,就是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长江新区还能不能批了。
根据2018年1月份湖北省下发的《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宜居城镇建设专项规划》,将湖北省域划分为 4 个次区域;其中武汉城市圈为1个次区域,即武汉城市圈城镇联合发展区,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划分为 3 个次区域,为宜荆荆城镇联合发展区、襄十随城镇联合发展区、山地特色联合发展区,分别提出次区域与重点城镇发展指引。
1、武汉城市圈城镇联合发展区
(1)总体目标打造武汉国家中心城市,重点发展“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突出武汉城市圈发展引领作用。武汉城市圈联合发展区为武汉城市圈行政区域范围,即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 9 个城市行政区域范围。
(2)空间发展要点进一步提升武汉区域地位,在武汉东南部选址创建国家“滨湖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助力,从“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走向“国家中心城市”。重点发展“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推动武汉城市圈东部核心地区率先实现空间一体化发展,承载和提升区域职能。武汉城市圈“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以外的地区,宜选择中心城市带动、构筑城镇协调发展区的发展模式,形成咸赤嘉、仙天潜、孝应安三个城镇密集协调发展区,围绕“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展开产业合作和功能组织,形成武汉城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重视对城市圈东北和东南部山区的生态保护,形成以大别山、幕阜山为基础的两翼生态发展区,以“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为试点积极进行探索,发挥生态特色优势,实现功能优化和特色化发展。
(3)区域协调发展要点加强武汉城市圈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在现有广水、京山、洪湖 3 个城市圈“观察员”的基础上,增加监利为观- 35 -察员,进一步发挥武汉城市圈在省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协调与合作,共同谋划培育长江中游城市群,增强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地区的影响力和发展引领作用;积极推动长江沿线港口、产业、旅游、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衔接与合作,提升长江沿线城镇综合实力;强化麻城和咸宁的省际门户城市地位,充分发挥在省际交界地区的商贸、旅游、物流、生态保护等组织功能,强化中心城市作用。图 9 武汉城市圈城镇联合发展区协调发展规划图
(4)重点城镇区域发展引导“武鄂黄黄”都市连绵带包括武汉都市发展区、鄂州市区、黄冈市区、黄石市区(含大冶市区),这些城市联系紧密,应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强化人口、职能、产业、重大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率先实现融合发展。鄂州、黄石、黄冈三市应积极与武汉对接,促进都市连绵带产业协作、功能整合。 |
|